题记:年度大戏“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各种段子依旧热度不减。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八股取士”,并花一下午的时间重温了《儒林外史》。心有所感,姑且言之。
被鲁迅先生评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全书假托明代文人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的遭遇来刻画18世纪清代中叶知识分子以科举仕途来追求功名利禄的社会现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具体分析了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命运。全书共有56章,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映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作者吴敬梓出身于一个“科第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29岁应试举人落第,从此再也不应乡试。30岁以前,就将田产房产都消耗光了。33岁时移家南京,开始了他的卖文生涯。36岁那年,曾被荐应博学鸿词之试,但只参加了省里的预试,就托病辞去了征辟,甘愿过素约贫困的生活,54岁时死在扬州。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的遭遇,使吴敬梓深刻地体悟到社会百态、世情冷暖,因而能够以敏锐的视觉和清醒的头脑看透朝廷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从而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来鞭笞文人在科举路上前赴后继却又不得善终的社会现实,揭露八股科举所造成的社会弊端。
《儒林外史》勾勒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腾,作者笔下既有王冕、庄绍光、杜少卿此类不以科举仕途为终生目标、不受科举制度牢笼的正面人物,又有周进、范进、马二之流深受科考毒害、盲目追求科考功名的反面人物,还有赵雪斋、杜慎卿那样沽名钓誉的所谓名士。全书描写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多样。
王冕是不受科举制度牢笼的榜样,才华横溢的他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
王冕道:“老爹请坐,我告诉你。时知县倚著危素的势,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甚么要结交他?
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
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作者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借他的口痛陈八股科举制度的弊端,与开篇所写“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相互呼应,意味深长。
与王冕形成鲜明对比的周进与范进是两个以科举为荣身之路的具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周进是一个教书先生,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与科考,不料应考到60岁却还是童生。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这段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周进到省城进贡院之后触景生情悲从中来的情形,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文人把科考当作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的现象。最后周进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与喜剧性的变化,他中了举人、进士,做上了国子监司业。境遇与周进颇为相似的范进在周进同病相怜的赏识下最终中了举,不料早已被科举制度弄得神魂颠倒的范进得到消息后却化喜为疯,上演了一出颇具讽刺意味的闹剧。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著,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
他爬将起来,又怕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著,散著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这三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范进中举之后发疯的情形。作者通过对周进和范进由屡试不中到最后科考成功这些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安排来凸显科考成败的偶然性,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精神毒害。
杜少卿是作者在《儒林外史》中寄寓的理想名士,他的主要事迹与吴敬梓基本相同,是作者的自况。
“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他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李巡抚荐举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抱了头装病不去。
“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么!”他傲视权贵,豪放狂傲的性格与当时文人追名逐利的风气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扶困济贫、乐于助人。
“《诗经》上《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他讲求传统美德,却又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
“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这就可敬极了。”还具有尊重女性,反对妇女受歧视与摧残的进步意识。杜少卿在作者笔下是一个既有传统品德又有名士风度的人物,既不盲从于科考扬名又敢于蔑视科举。这样的人物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在文人前赴后继往科举路上走的情况下,无疑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名士,寄寓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在《儒林外史》之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也有写书生科举失意、嘲讽科场考官的篇章。蒲松龄19岁进学,文明日起,却屡应乡试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于是他将饱受科考折磨的遭遇倾注于诗词小说中,假借谈鬼说狐发泄出来。蒲松龄笔下的叶生其实是作者的自况,用叶生怀才不遇死后将文艺传给别人却连试皆捷仕途亨通的事例来抒发命运不济的惆怅之感。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更多的是把矛头指向考场黑暗、考官昏庸之上,《聊斋志异》里不乏对科场考官冷嘲热讽的篇章,抒发的更多的是文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相比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嬉笑怒骂嘲讽考场黑暗现象,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将笔触及更多的层面,其对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也揭露地更为深刻。吴敬梓借用讽刺艺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事例塑造了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虽然作者并没有直接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使每个读者看后心中自有一把尺子在衡量每个人物形象。《儒林外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几个章节可能称不上是鸿篇巨制,但却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科考趋之如骛的社会现实,客观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文人图腾,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古典现实主义巨著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