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关
连绵不绝的雨,下的有点让人心焦,尤其是像我这样不喜欢雨的人。
秋天本是最美丽的季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农民收获着累累果实笑开了脸,小朋友看着片片黄叶想象着美好的生活,何必要下雨呢?而且是连绵的雨,枫叶失去了火红,银杏变得暗淡!惠山北麓的台阶无法走人,太湖岸边的慢道少了人气的点缀,稻香路上的梧桐树叶焦急地扑向地面,一切显得那么萧索。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对下雨,只是干脆一些好了,就像花匠给心爱的植物浇水一样,点到为止,爽爽的来,爽爽的走,爽爽的快意人生。
老天自然不会听我这个穷儒书生的牢骚,继续自管自的下着,时而倾盆,时而绵绵,孩童般丝毫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我坐在酒店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雨雾笼罩着整个大地,远远望去海市蜃楼一般,模模糊糊。
秋雨在很多文人的眼中都是富有诗意的,不像我看的这么直白,比如白居易,比如张爱玲,比如纳兰性德。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短短28个字写尽了春秋往事,他一定是看到了梧桐叶落、秋草伏地;张爱玲把秋雨比作蛛丝,网住了整个天地,实际是写她自己悲天悯人的性格和冷漠寡言的态度,多愁善感而又独标孤高;纳兰性德则是另外一个意境,“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将他“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相思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我和张爱玲一样不喜欢秋雨,她笔下的描写让我感觉幽暗而阴森,只读了一遍就放下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读读倒是可以,但爱情悲剧的情节安排,对于我这个内心浅薄的人来说有些不喜,还是纳兰性德的词吧,愁就愁点,总比悲剧来的让人舒服些!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我泡了杯茶,坐在窗前,想那暮雨萧萧,秋风乍起,走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回忆与她携手走过的情景,时过境迁,现在只能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好在还有再次相逢,你却不说话,美丽的脸庞像一朵荷花带着秋雨。我多看了一眼,你就羞得脸上泛起红晕,低头匆匆走去,我只看到你头上玉钗的颤抖。想将你低声呼唤,又怕人家看见。想与你倾诉衷情,却看到你在回廊拐角处轻叩玉钗,我知道你对我有意,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茶已冷,泪在流,回首那年看入秋;她已走,粉黛留,双手捂空梦在愁!
罢了,罢了,罢了,念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