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慢慢来”,你有多久没对自己说过这句话了?
短暂春节后恢复的车水马龙,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成年以后,我们一直在赶。
总之,时间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对手,不战胜它,就无法完成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回头才发现,除了焦虑,也没得到多少。
也不是努力不对,只是方向出现了偏差。
说到底,人这一生,都是学着与时间和平共处,学着平衡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热情与坚持的过程。
万事适度,不疾不徐,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01
别赶时间
最近上班路上,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堵。
虽然主要原因是节日过后,人跟车又多了起来,但更关键的,还是不乏插队加塞的人,让本就拥挤不堪的道路雪上加霜。
上个班,能遇上数次“速度与激情”。
好的结果是:快要擦边,然后双方都停下来,更加缓慢通行;坏的结果则是:直接剐蹭,一方全责不说,还为了抢这几秒,耽误自己跟他人几十分钟的时间。
事后想想,又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如果人人都如此,那加塞真的能节省时间吗?
其实,人只要一冷静下来,就能轻松算清楚这笔账,只是人在赶路时,会被一些“近利”暂时冲昏头脑。搞得人疲惫不堪,结果却寥寥。
这就好比:当你特别想要做成某件事,或者特别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时,往往无法得偿所愿。
比如越想把试考好,前一晚就越容易失眠而影响第二天的状态;越是紧张某次面试,就越容易在面试官面前大脑空白......
这都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但就是因为太心急,太用力,就越是手忙脚乱。
但如果你按部就班做自己该做的,耐心点,渴求别那么强烈。慢慢地,事情或许反而水到渠成。
龟兔赛跑的故事或许老套了些,但对的心态才能最终赢得比赛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过满则溢,木强则折,很多事情都需要慢慢来,特别是在时间这件事上,多余的一分都别浪费,不是你的一分都别瞎抢。
毕竟命运给你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如果无法一直走运,那么规避风险,在得到近利的同时,也能兼顾远利,就是赚到的最大投资。
02
别赶成绩
过年跟几个好友聚会,好友A跟好友B的状态让我印象颇深。
好友A,属于那种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干什么,但又十分急切的人。
她总是对眼前的成绩不满足,一份工作还不稳定,就急着跳槽,所以到现在,根基始终不稳。
至于生活,还没想好,就匆匆步入了婚姻,没多久又怀了孩子。
看似按部就班完成了人生大事,实则一切都在计划之外,并没有真正准备好。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好友A恰恰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明明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能在城市站稳脚,早出晚归,忙忙碌碌。
可到最后,不是身体亮起红灯,就是在日复一日中忘记了最初的自己。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更没给家人多少陪伴。
反观好友B,她的节奏就相对慢了很多,一开始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当小职员,后来慢慢学习积淀,升职加薪。
心智成熟了就结婚,家庭稳定了,开始备孕。
一切显得那么不慌不忙,但跟好友A的差距却在渐渐缩小,甚至逐渐反超。
可见,人生在世,每个人的目标都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是,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每件事都有它的时间顺序。
先过好眼前的生活吧,再规划未来。很多事不用着急一天做完,因为你赶不赶,是你的,都会在那;太赶,反而容易把握不准,徒添心塞。
我很喜欢贾平凹在《闲暇处才是生活》一书中写的: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是啊,人生不是计时赛,生活也不像市场赶集。
走得太急,疼的是脚;逼得太紧,累的是心。在一路向前的路上,走得慢点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内心坚定、步履不停,只要健康还在,总能到达终点。
03
别赶节奏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松弛有度且得偿所愿呢?
给大家如下三点建议:
长久坚持,厚积薄发。
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工作生活,不必在短时间内急于求成。
学学竹子,厚积薄发。学学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且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保持舒缓,不忘初心。
耶克斯多德定律说:
“中等强度的动机和水平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我们不必强求完美,凡事尽力而为,不抛弃、不放弃,就足够。
保持节奏,稳步向前。
道德经有云:
“少则多,多则满。”
有些事,越着急做就越做不到。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被外界评价体系绑架,活在自己的时区里,做自己的国王。
毕淑敏在《像烟灰一样松散》中写道:
“要像烟灰一样松散。只有放松,全部潜在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
当然,放松并不是摆烂。
未来,愿我们都能不疾不徐,慢慢行进,当我们越变越好,幸福自会如约而至。这,便是人生最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