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登基之时,法兰克王国主要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以及荷兰和德国的许多地区,在当时法兰克王国️是西欧最强大的王国。查理曼不失时机地开展领土扩张。此时卡洛曼的遗孀和孩子已在意大利北方的伦巴第王国避难。查理曼和他自己的妻子伦巴第公主蒂赛德拉塔离了婚,随即挥军进入意大利北部。
774年查理曼大败伦巴第,活捉了他的前岳父-伦巴第国王德西德里乌斯,并将其囚禁在法兰克的修道院中直至死去,延续了200余年的伦巴第王国就此灭亡,意大利北部并入了法兰克的版图。为了巩固对于伦巴第的统治,查理曼先后又发起了四次进攻,最终将其彻底征服,卡洛曼的遗孀和子女也都落入查理曼手中,从此再也没在世人眼前露面过。
攻占了意大利北部后,查理曼将目光放到了德国北部的萨克森王国,从772年到804年,发起了不下十八次的战争,与萨克森人的战争打得残忍而持久。查理曼坚持要让他所统治的萨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拒绝接受洗礼和后来又改信异教的人要被判处死刑。在这些强迫改宗运动的过程中,多达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被杀害。
查理曼还出征德国南部和法国西南部,以巩固他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为了确保帝国东部边界地区的安全,查理曼同阿瓦尔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阿瓦尔是一个与匈奴族有血缘关系的亚洲民族,他们占有一片广阔的领土,即今日的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查理曼最终彻底打败了阿瓦尔军队。
虽然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以东的国家未被法兰克人占领,但是在从德国东部到克罗地区一条宽广的地带上的那些国家,却都承认法兰克的宗主权。
查理曼也努力确保他的南部边疆的安全。778年,他对西班牙发动了一次侵略,虽未获得成功但却在西班牙北部建立起一个边境国,叫做西班牙三月国,该国承认他的主权。
由于查理曼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法兰克人在他的四十五年的统治期间进行了五十四次出征),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他的帝国囊括了包括今日的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和意大利的许多地区,自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如此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所控制,查理曼无愧大帝之称。
在他的整个统治期间,查理曼延续其父的宗教政策,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显然可以看出,处于支配地位的是查理曼而非教皇。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马教会的权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基督教势力,如征服萨克森人后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不仅重用主教、修道院长,分封他们土地,让他们参与国家政要,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795年教皇立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贵族的反对。立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了查理的支持,从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立奥三世又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曼把立奥三世救出,并亲自送回罗马,扶其复位。因此这一年圣诞节,感恩图报的立奥三世为查理加冕,授予他“伟大的罗马人皇帝”称号。自此,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曼帝国。在三个多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马帝国正式复辟,查理曼成为了奥古斯都·凯撒的合法继承人。
但查理曼帝国并非罗马帝国,它只是罗马帝国辉煌的延续。首先,这两个帝国所统治的范围大不相同。查理曼帝国在鼎盛时期也大约只有西罗马帝国的一半大。两个帝国先后统治过的相同地区包括比利时、法国、瑞士和意大利北部。但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非洲北部——共同构成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都不在查理曼的控制之下;而德国——构成了他的领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从未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其次,查理曼无论从血统、语言、文化来看都不是罗马人。法兰克人是一个条顿部落,查理曼的母语是一种古日尔曼方言,虽然他学会了讲拉丁语。查理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住在欧洲北部,特别是住在德国。他只对意大利做过四次访问。他的帝国的首都不在罗马而在亚琛,位于今日的德国西部,距荷兰和比利时的边界不远。
虽然查理曼的历史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欧洲人估计得过高,但是他的短期影响确实是巨大的。他毁灭了伦巴第和阿瓦尔两个国家,征服了萨克森,尽管许多人在他发动的战争中丧生,但却为黑暗的中世纪开启了一束光芒。他不仅文治武功显赫,而且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办学校,聘请知名学者讲学。搜集和抄写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抄写的文字是用所谓加洛林小草书体,这是一种清秀优美的拉丁字母,后来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设立图书馆,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还邀请欧洲最好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为帝国修建修道院和教堂。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对于恢复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位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被后世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尽管查理曼的统治为欧洲新兴的封建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他治下的人民过得并不幸福。
查理曼用采邑分封制来治理他的国家。当时的生产组织基本形式是封建庄园。国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贵族都有许多庄园分布全国各地。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单位,一切生产主要为领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也为生产者提供有限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在庄园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大都是农奴或依附农民。庄园的土地一般分为两部分:最好的土地为领主的自营地,另一部分是农民的土地。领主自营地由服役的农民耕作,每周通常服役2~3天,最多能够达到4天,并且收获全部归领主所有。服役农民除了要为领主无偿耕作外,还要负担砍柴、筑路、修宅、运输等各种杂役。此外,农民还必须向领主交纳各种实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同时,教会也向农民收取什一税。农民负担沉重。由于教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农民的处境极为困苦,因此经常爆发农民起义。
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帝国内部缺乏经济文化联系,基础很不牢固;整个帝国的统治的组成也是 “打服了就跪” 类型的,封建割据严重,根本没有合理有效的统治体系,要说查理曼帝国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一盘散沙,一个架子罢了。
这盘散沙是因为查理大帝刀剑的逼迫而进到一个盘子里面的,当查理的刀剑不如曾经那般锋利的时候,自然会支离破碎。查理慢慢老去,随着他的皱纹一日深比一日,帝国的大厦也逐渐摇摇欲坠。在他在位执政的最后十年里,帝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内忧外患频仍,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帝甚至没有力量消除国家各地的血腥暴力事件。叛乱、内战、腐败比比皆是,国家呈现出一片衰颓的景象。
而国家外部也受到种种侵略的威胁,最严重的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经常发动海盗式的掠劫,这让忧心忡忡的查理大帝一度老泪纵横,他对身边的人诉说他是多么忧虑在他死后他的子民会受到这样的欺凌。人老了,观念会和年轻时候大不相同,曾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一言不合就拔剑 的铁血大帝老了,他开始反思自己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觉得帝国之所以在末期出现如此严重的危机,是因为冥冥中的力量在惩罚他。于是,晚年的查理曼更加依赖宗教,他不断地靠宗教寻找心灵慰籍。811年,帝国的危机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查理曼最后的努力并不是想着如何解决危机,而是订立遗嘱将他的财产分割,将一大部分留给教会,大概是希望以这巨大的捐赠换得内心的安慰吧。
814年冬天,天气极为寒冷,查理仍坚持外出打猎,不幸感染了风寒。于1月28日,终在首都宫中逝世,享年72岁,不得不说在古代他真是个长寿的君王了。他有五个儿子,但其中四个儿子都先他而去,只能由唯一幸存在世的儿子阿基坦国王路易继承皇位。
这个路易就是在史书上被称为软弱无能的虔诚者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