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了首届“吴江时代工匠”寻访活动,通过全媒体融合平台,以平实的角度,宣传展播了一批时代工匠,让“身边的陌生人”成为“可触可感的‘网红’楷模”。活动获得成功,社会反响热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年,吴江再度和媒体联手,举办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暨第二届“时代工匠”寻访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寻访,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吴江一批各怀绝技的“红色工匠”被颂赞——“鲜花献工匠”再次成为吴江大地的一道暖阳!
富的全媒体形式,展示今年寻访的20位吴江“红色工匠”,以飨读者和观众。
——题记
一根化纤丝,二十七年的执着;一份不忘的初心,磨砺出红色工匠精神;一份成绩单上,多个重量级的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组织申报专利200多项……
出生于1974年的梅锋,有多重身份:正高级工程师、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负责人。
11月3日,采访组对梅锋的采访时间被压了又压,原因是一个会议正等着他去发言,作为专家,忙是他的常态,然而匆忙中的几问,已勾勒出这位红色工匠的心灵轨迹。
关于个人价值: 企业与员工共同“增值”
梅锋与“化纤”两个字结缘,始于1994年,当时他在家乡河南的一家化纤公司负责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2004年,他到盛虹工作,17年来,他的加盟提高了盛虹在纺织、化纤界的知名度,同时也提升了苏州化纤企业在国内的影响力。
“在盛虹的发展过程中,我非常幸运地参与其中。”梅锋说,盛虹集团是从2002年进入化纤行业的,他非常荣幸加入到这个团队。“在近20年时间里,盛虹的化纤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我见证了企业的发展过程,参与了建设和创新,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增值’的目标。”
梅锋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盛虹有好的发展平台,有优秀的团队。盛虹的超细功能纤维在业界非常有名,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50。全消光、阳离子系列功能性纤维在业界也有话语权。”对取得的成绩,他非常谦虚:“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了这些成绩,自己做了一些工作,非常开心。”
关于突破困境:法宝是细分难点,各个击破
在成为“工匠”的路上,梅锋觉得自己的法宝是细分难点并将其各个击破,“盛虹是个大平台,有良好的团队,我只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专注于产品的研发。”
“技术创新从来不是简单而顺利的,一定会经历一个过程,研发人员要专注于这个事情,经过不断积累才有突破。”东华大学俞建勇教授的话,印在梅锋的心里,他告诉记者:“再困难的研发工作都不要望而却步,它一定可以细分为三个子课题,每个课题又可以细分为几个难点,勇于挑战的人,咬紧牙关一步步突破,离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
在梅锋看来,企业研发与高校是有区别的,在高校更注重形成专利,而在企业,研发的链条更长,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综合。
在企业里做研发,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十分专注。整个团队要协同、协作,然后一起突破,“所有困难都解决了,也就成了。” 梅锋回顾以往,超细纤维、功能纤维,都是这样在一个个难题的突破中研发出来的。
关于科技创新:国家级创新中心的协同化运作
从盛虹集团总部出发不过五分钟车程,就到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这个中心于2019年6月落户盛虹集团,是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第13家、江苏省第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梅锋肩上又承担起了更重的任务,先进功能纤维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从百姓的“智能生活”到航天器、飞机等高精尖设备都不可缺少。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化纤行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质量、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需要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协同研发。梅锋介绍: “前12个国家级平台,都在国家的科研院所,我们这个中心,是由民企牵头建设的,在体制机制方面都有突破。”
该中心采用“企业+联盟”模式,在根本解决创新研发生产“卡脖子”难题上闯出了一条新路,聚酰胺纤维、无锑纤维、阻燃纤维三个项目都进入到成果转化阶段。
梅锋透露,在未来三年内,中心将启动8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争取到2025年,带动产生1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打造新的增长极。
关于循环经济:“双碳时代”再生纤维大有可为
在梅锋看来,企业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双碳时代”,企业的新品研发要将再生纤维放到重要位置。
再生纤维的发展,在盛虹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梅锋拿起桌上的一个矿泉水瓶说,用这个矿泉水瓶做原料,可以生产出与原生材料一样的纤维。废弃资源高效利用,是全世界面临的挑战,对企业来说,既是勇于面对技术挑战的担当,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现在,盛虹在吴江有年产6万吨项目、在泗阳有50万吨项目。公司绿色低碳的产品,不仅在技术上成功突破了瓶颈,还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发挥大企业的带头示范效应,这是盛虹敢于承担社会责任、造福社会的具体表现。
发展循环经济,打造适用的线路,各个行业都将面临这样的问题。在纤维和纺织品方面,盛虹是有优势的,梅锋表示,有信心带领科技团队走出一条路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要有影响力。
关于不忘初心:让更多人实现穿衣自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梅锋在国有企业工作了10年,在盛虹工作了17年,在职业生涯中,他时时警戒自己:不忘初心。
“我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回忆小时候,穿衣不自由,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记忆中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中国人什么时候实现穿衣自由?不穿破旧的衣服,上学有校服、居家有家居服,运动有运动服,做不同的运动时穿具有不同功能的衣服。”梅锋的思绪飘回了童年。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这是他的初心使命,这位化纤专家的初心没有变。“现在,我觉得离中国人穿衣自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出品
苏州市吴江区总工会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陆斌 沈健民
策划 庾 康
协调 吴文青 王锦源 张峥 王红 赵军
统筹 王小峰
撰稿 章政英
摄影 赵亚玲
摄像 曹凯琪 胡楠
后期 曹凯琪
片头 蒋文超
美编 朱 丽
往期链接: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④|余超:科技报国是党员对信念的最好诠释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⑦|郎鸣华:走在“碳纤维”研发前端的年轻人
编辑: 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