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新年里的第一本书——余华的《活着》
2月14日,正月初五,孩子们走之前,来和我们道别,没有想到,儿子竟然又给我带过来了两本书:一本是余华的《活着》,一本是李世强的《生活需要钝感力》。
儿子很少往家里带书。除过他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外,上一次往家里带书,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年前后的事情。书名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内容和《生活需要钝感力》这一类书籍差不多,应该都属于年轻人的生活指南。作为过来人,这类书我只简单浏览目录,不看正文内容。
余华的《活着》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也很早就听说过,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
说起来很惭愧,自己原本就是因为想要解决读书没书可读、写作没时间可写的问题,才走上了教育工作这条路,做了一名教师。可遗憾的是,上船之后,天天与书打交道,可读的书太多了,但却没了读书的时间;至于写作,已经退化成了业余爱好!
年轻的时候,除了教师每天必做的备讲批辅考评纠之外,作班主任,一天24小时和学生绑定,你的时间不属于你;好不容易熬到了暑假和寒假,还没放假,各种各样名目繁多、花样翻新但一点也不实用、更不注重实效的空头培训,几乎排得满满的!——这可能就是现在流行“读书人不读书”这一通病的真正原因!
即便如此,忙里偷闲,闹中取静,见缝插针,有空就读,还是自己多年以来坚持的阅读习惯。
132000字,从拿到书到读完它,也就一周的时间。当然,也是利用“业余”时间来阅读的!告别了讲台,家人终于从一天三顿应时饭的生活状态中解放了出来,终于可以走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这时就轮到我一天三顿应时饭来伺候着她了!——对于《活着》,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就是作者在多篇自序里反反复复提到的一句话: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说实在的,对于这句话,我深有同感!
我也曾无数次思考过人生的意义,思考来思考去,觉得:人活着的最大意义也就是活着!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
说得更高尚一点儿,无非是: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最大价值,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的活着!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
所以,在课堂上,面对那些自信心不足、自卑感特强、从来不敢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也曾不知多少次和孩子们说过这样的话:
人活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的活着!但有时候,我们只为自己活着!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想法,在意别人的说法!想说什么话,想做什么事,只要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你就只管去说、去做好了!如果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先去想,别人眼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别人会怎么想你、说你、看你、议论你,那这辈子,你注定会一事无成!
作为教师,我甚至也曾无数次思考过教育的意义何在,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结论是: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本质,就是为了让人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相同的意思,豫地前后至少两任三任的教育厅长也表达过!遗憾的是,至今还有多少人依然被蒙在教育的鼓里,天天盯着学生的成绩——那10个可以自由组合的自然数,而从来不去想教育最本质的问题!
有一次,问起曾经的邻居霞姐孩子的近况,她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不管在哪儿干什么,不都是一碗饭吗?!
诚哉斯言!斯言信夫!
余华的《活着》写毕于1992年9月3日,书中多篇自序先后写于1993年7月27日、1996年10月17日、2002年1月17日、2002年2月26日、2007年5月15日。
余华写完《活着》的1992年9月,我在铁门一中活着。十年前,我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身体残疾,没能继续深造,回乡务农。在家6年时间,刻苦自励,发奋苦读,舞文弄墨,要成名成家。6年后的1988年春天,回到母校成了一名代课教师。3年半后,因赴晋治病,债台高筑,无奈背井离乡,远走铁门。此处工资待遇比家乡翻了一倍。
1993年7月,我仍在铁门一中活着。任语文教研组长,教两个年级的三班语文课还是两个年级两个班,现在已记不清了。原因是本打算分到该校的一名语文教师,最终进了一所县高中任教,语文教师空缺。身为组长,只好代课,没啥可说。这是35年任教生涯里唯一的一年,教了两个年级的语文课。
1996年10月,我在县实验初中活着。从乡镇到了县城,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条件好了,但身份未变,依然是一名代课教师。那一年,我在城里结婚安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2002年以后,我一直在现在的工作单位活着!从乡村到乡镇再到县城,从小学到普通初中再到重点高中,从代课教师到聘干转正,从初中毕业到专科毕业再到本科毕业,我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很幸运成了一名人民教师,35年里教了无数的学生。自己活着,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自己活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更好地活着、生活着、生存着!
90年代在初中任教的时候,一个学生我只教过她两节课,后来她留级了。若干年后,她的一封来信让我热泪盈眶!她把那两节课上我说过的新学年第一节课的开场白,和第二节课上我给她朗读和板书纠错的细节,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年前的时候,一位大二学生来看我,高中时我作为语文老师,只教了她三个月,后来分科,她转到了实验班。我因此成了她“高中三年里最想看望的一位老师”!
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