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写在前面
你可能觉得周末的我是这样的,下笔如有神:
但其实我的内心是这样的:
哇哇哇,又熬夜了哇!
周末嗨过头的结果,就是挑灯夜战,奋笔疾书!
只能感叹一声,年轻就是任性!
不过每每感觉到疲惫松懈的时候,想到此时此刻某懿姐还在勤勉的写作输出,顿时就像喝了一碗鸡汤啊!瞬间力量满格!
好了,回归正题吧。最近几晚要针对“供应链设计与配置“方面做连续学习,内容量比较大,今晚的目标是梳理大致流程,了解框架和轮廓。
一、为什么要做供应链设计?有哪些好处?
在我看来,供应链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即规定时间供应需要的货品,二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即以最佳的方式供应需要的货品,这是在第一点上的更高要求。至少做两点,我觉得才是成功的供应链设计。因此,对于设计后的效果而言,归纳如下:
- 通过供应链设计过程达成供需匹配
供需匹配的概念是,客户需要什么,企业就想方设法满足什么。要做好供需匹配,首先是了解产品需求特征,针对需求特点调整供应链配置或者是供应计划,进而上下游协调来满足客户交付需求。对于功能型产品(比如已上市的iPhone6S),要构建以低成本为基本目标的精益型供应链;对于创新型产品(比如新上市iPhoneSE,就要构建以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为基本目标的精益响应型供应链。其中的概念,下次再继续扩展。
- 通过供应链设计过程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供应链的优化改善是无止境的。最晚学到采购管理的过程,就是从粗放到细致,到松散联系到紧密合作的过程。换句话说,供应链首先力求达成客户基本交付需求,然后通过和供应商运作模式的优化,计划策略的变革,组织架构的调整等,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协作效率,最终一步步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新利润源泉“的来源之一。
二、供应链设计过程包括哪些类型?
有效性供应链网络
有效性网络对应的是功能性产品(下回学习),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比如日常中已经上市许久的iPhone6S,这类产品需求量大而稳定,供应链组织只要一门心思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无需担心需求的剧烈波动。反应性供应链网络
这类供应链对应的是创新性产品,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响应需求的变化。(前几天学习中提到的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此课件中即可得到解答)。比如新上市的iPhoneSE,由于是苹果第一款不带数字命名,而且性价比极高的型号,市场褒贬不一,造成它的需求可能会有大幅波动的风险,因此应对的最好方法就是快速响应,及时对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三、供应链设计的基本流程是怎么样的?
简单说来是下面四个步骤,但其实有太多内容要学习要归纳,这里无法一一展开了,就做个初步介绍。
(一)了解产品的需求特征
分析产品的需求特点,是实现供需匹配的前提条件。这里按照消费者需求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产品类型,上面也已经提到用到,就是”功能性产品“和”创新性产品“。具体分类方式下次接着学习。
(二)制定供应链供需匹配策略
在了解产品的需求特征基础上,供应链的配置策略基本就敲定了。比如刚刚提到的功能性产品对应有效性网络,创新性对应反应性网络。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一步多余,可以归纳到上一步,其实里面的子项目内容还是很多的,所以不能合并步骤。
(三)识别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
订单分离点的意思,其实是将订单中的成品按照原材料层级分解,找到共同的原材料层级,这部分力求用预测模式实现精益生产,而差异部分就采用另外采购的敏捷模式,从而将采购异常的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并缩短交付周期。当然,这里说的产品不是单个的,而是具有同样需求特征的一类产品。
假设原本生产iPhone从给供应商下所有部件采购单开始,要40天左右,而现在将手机半成品采用预测+库存备货模式,也即生产时从库存里拉货不用等供应商慢慢吞吞交货了,剩下需要单独采购的比如包装盒,供应商4天就能交货,那么制造周期是不是就从40天缩短为4天了呢?
(四)确定供应链配置
根据订单分离点的不同,供应链的整体配置模式也就不同。比如订单分离点一旦在设计阶段,就是ETO(按订单设计)模式,订单分离点在装配,就是ATO(按订单装配)模式了。订单分离点越靠近客户端,越能实现规模效益,反之则规模效益越低,仅仅更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四、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
- 学习产品需求特征分类、特点、区别
- 学习两种供应链策略的特点和区别
- 学习订单分离点的概念和应用
- 学习供应链配置的整体流程
圣诞树回顾模型
四个收获
- 收获了供应链设计的内涵和意义,在于供需匹配和降本增效。
- 收获了供应链设计的两种策略思路,有效性和反应性都是基于产品需求特征而来
- 收获了供应链设计和配置的整体流程,四步走战略。
三个感受
- 知识具有关联性,越是积极关联,学习能迸发火花。
- 供应链的改善和优化永无止尽
- 供应链做大最强,将是企业的新利润源泉。话说苹果库克就是供应链管理出身,最终顺利出任CEO,成为人生赢家。
二个改变
- 改变了供应链响应速度应尽可能提高的旧想法,响应速度要根据产品需求特征来确定。
- 改变了对于产品需求特征认识的局限性,现在学到了2种分类方法很实用。
一个行动
找一找供应链配置方面的书单,强化后续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