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如何对待儿童就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基本上我们就如何对待自己。心理学就是育儿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命的初心,就是对生命的本能的尊重和热爱。婴儿时期就应该把孩子像神一样供着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和定时喂奶,基本上全是错误的。也有的女性为了不让身体走样不喂奶,剖宫产的,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都不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幼儿时我们教育孩子要乖要听话,孩子的自恋没有得到满足。少年时上学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各种辅导班,学各种知识,很少学技能,很少让孩子玩,孩子的生命能量得不到生长。
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觉得孩子叛逆。青春期是孩子的第2次出生,他要找到我是最重要的,我是厉害的,我是不一般的这种感觉。找亲戚朋友劝说孩子我们只是想证明孩子是错的。这背后有一个逻辑就是孩子现在如果不管的话,将来一定会成为坏蛋。
社会学不同于心理学,社会学讲竞争和合作,为集体为他人付出,比较提倡圣人标准孝道文化,先人后己。就是类似于集体良知,要忍要守规矩。心理学讲的是爱,先满足自己,再满足他人,爱满则溢,自己没有的给不到别人,给到的也是假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主的,有生命的个体。鼓励生命的自由绽放。
延迟满足能力源自于生命早期的过度满足。嗯,贪官多源自于幼时没有得到满足。
传统的二十四孝和弟子规都是要求孩子的,很少有要求父母的。国人有特权思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不管孩子多大了都认为自己是大人,孩子是孩子,父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是大人,把忤逆不孝这些标恶的签贴在孩子身上。
儒家的和而不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合适的,但是道貌岸然、大意凛然往往导致了身心的分离。心理学注重人人平等,以人为本更多的包容。允许孩子叛逆,允许孩子不听话,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
都希望孩子要感恩父母。感恩是相互的,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润。我们感恩,是我们更需要孩子,而不是相反。不是孩子求我们把他带到世上的,是我们为了维护夫妻关系,或者为了让生命延续把他们生出来。是孩子让我们的生命完整,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明白了我们父母的不易。不是养育孩子我们也不会成长,更不会发现自身的问题。如果我们一直强调感恩,这是一场交易,不是爱。孩子我给你付出了你得回报,感恩不是从外而内的,而是由内而外的。感恩是在内心对父母的尊敬和信任,怎样让孩子对父母尊敬信任呢?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接纳理解包容。对父母有怨的会让自己的家庭过得很不幸,“看看,都是你让我成为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