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抑郁症好转的第二个时期是2020年4月至今,这是第二个“春天”。虽然中间出现了很多小小的插曲,偶尔焦虑偶尔恐惧,但是整体上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这期间以下的书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1、《感谢不完美的自己》 武志红著
这本书第一次让我从防御机制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抑郁症焦虑症的问题,以前虽然接触过防御机制这个词,但是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过防御机制和自己的症状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也并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观察自己的防御机制是怎么在自己的身体运作的。看到武志红提出的一个洋葱的理念,我们有一个痛苦的内核,把它比喻成洋葱心儿,这个痛苦的内核最开始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可能是太痛苦了我们不愿意去面对,也可能是我们没有时间去处理,在之后的生活中我们习惯性地去逃避这个痛苦的内核,或者对抗一些衍生的负面情绪,每次都是在采用防御机制来应对问题,这样,一层一层地去加固洋葱皮,时间久了越来越厚,痛苦的内核也被包裹的越来越严实,防御机制愈演愈烈,问题得不到解决。只要卸下防御机制,人才能恢复到最初的样子,但是洋葱皮得一层一层地剥,想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也不太可能。这时候可以从最外面一层入手,由表及里慢慢去解决痛苦的内核。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有两团巨大的痛苦的内核,一个是原生家庭,一个是失恋的刺激,这两团阴影就是痛苦的内核,之后衍生出来的自卑、焦虑、恐惧、懦弱等等就是防御机制,遇到问题我就加固一次洋葱皮,这么多年,加固的极其坚固,怎么也剥不开,找不到一个缺口,整个人完全沦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但是不管怎样也得面对事实,直接触及痛苦的内核也不太可能,所以从外面入手,做一些小事,比如开始在社交媒体和人简单的交流,因为在现实中我会逃跑,也开始在社交媒体学会表达自己,慢慢地把心打开,还有通过运动让自己放松,这也是瓦解防御模式的一步,但是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很有可能会加固防御模式。以上这些是我剥第一层洋葱皮所做的努力。
以上对防御模式的理解是我好转的一大步,其次这本书对我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念、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观念,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接纳自己是好转的第一步,不管现在是能力差的自己还是缺点多的自己,不管是抑郁的自己还是恐惧的自己,都要学会去接纳,这也是让自己有颗平常心所必备的心理准备。我在这里走入了误区,大概有20多天的时间吧,不努力读书,只是休息,因为我完全用接纳自己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完全不想有任何改变,我理解错了,接纳自己是针对在抑郁期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做任何改变,所以暂时接纳这样糟糕的自己,等到有好转的机会,要去改变自己,如果一味断章取义,那是不是也可以解读成坏的习惯、不利于自己变好的习惯也要接纳呢?不是这样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结:感受自己身体的防御机制、接纳自己的状态。
2、《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鲁迅著
这个与我抑郁症的好转有什么关系呢?鲁迅的著作中对于人性的剖析直击我心,让我更加理解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复杂的人性,让我想到现在的现实社会中无不存在鲁迅作品中所写的那种人性。可了解这些是做什么呢?对于人性的理解可以让自己在复杂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也可以说是增加了自己的一部分阅历,也更加能洞察到人性丑陋的地方。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加去习惯性地观察人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自己的社交恐惧。当遇到一些事的时候,想想人性的不同面就不会一直纠结很多事。看到有些人一直执念于:他为什么为了一点利益背叛我们的友情?他为什么为了过得更好放弃多年的感情?等等,都是人性使然,理解了这些,就少了些纠结。因此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更好的生活,如果只读书不去联系社会现实的话,读书的意义也就无从体现了。
总结:对人性的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社交恐惧,缓解纠结的心理。
3、《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 斯科特*派克 著
只有直面谎言、直面自己的内心、不去掩盖真相,人才能获得成长。在分析出现的神经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去自我欺骗,因为真相实在太痛苦,我们或许会编造一些谎言来为真相开脱,那么我们就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分析的也只是问题的表象,这样对于康复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比如有个人从小被父母家暴,长大后自身出现了各种问题,工作困难、交友困难,当你提醒他找找原生家庭的原因的时候,他气急败坏绝不允许自己这样想,因为这样是不孝,其实这和孝是没什么关系的,只是找找原因,找到自己现在这样痛苦的根源,当然所有的痛苦并不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原生家庭也并不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分析到原生家庭这一步,还要再往更深处去想,比如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等等。
直面痛苦的内核,虽然暂时痛苦,有点无法接受,但是早面对一天就早成长一天。
4、《忍不住的新努力》 胡适 著
这是胡适的一部随笔集,完美展现了胡适的人生哲学。我只记录一下对我的抑郁好转有所帮助的地方吧。第一是关于自由的问题。受接纳自己这种思想的影响,我完全放松下来接纳自己的一切,虽有所好转可是走入误区,人开始变得消极颓废,厌恶社会,甚至有种想避世的想法,再加上读了一些关于自由主义的书,更加感受到自由带给人的魅力,因此那几天我一直在思索自由的问题,抑郁症的思维会有些偏激和割裂,没有考虑到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也没考虑到自由必然伴随一定的代价。当时一心觉得人活一辈子没有意思,人的一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读书学习、参加工作、赚钱买房结婚、养孩子养老,人一辈子就这几件事,有些人挣扎一生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想到这些,我更加厌恶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够自由。因此,在那段时间,我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任何信息都不关心,只觉得烦躁,不如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呆着舒心。看了胡适写的这本书,一下子把我点醒,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他讲的是自由与容忍,所有的自由都建立在容忍之上,如果没有容忍,就没有所谓的自由。是啊,对别人容忍,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自由,这才是可得的自由,自由也必然伴随承担的一些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什么责任和义务也不想承担,我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构建一套自由体系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本书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让我好好看看眼前这个现实社会。重新融入社会很艰难,但梦只是梦,早晚有一天会醒来,早些醒来总比晚些好。每个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也不可能有人会隔绝一切安然过好这一生。
在跟抑郁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思想,希望用思想武器来克服抑郁,中间因为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够也走入了很多误区,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识别到了自己的误区而没有一再逃避。这本书不只是让我意识到了自由的相对性,其他地方也很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它点醒了我,让我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到底是各种能力不够所以逃避社会还是你经过深思熟虑真的想逃避社会?这是个直击本心的问题。
5、知乎用户「百里初灵」给我的启发
就在我慢慢看清自己糟糕的状况和社会现实的时候,就在我要放弃自己的时候,突然在知乎翻到了她写的文章,眼前一亮,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她写的所有的内容都翻看了一遍,她的文章读着让人舒服,我第一次觉得性格敏感不是我的错,在她思路的引导下,我慢慢挖掘了自己性格的优势,看到了很多我之前并没有看到的地方。看完她写的东西以后,我更加关注自己的一切优点,不再压抑自己的敏锐度,比如在人际关系中的敏感,不再去向往钝感力,我找到了敏感的好处,这让我对于人性洞察的更透彻,共情能力也在提高,还有之后的看小说对于人物的理解也比较到位,这都是我从敏感中获取的好处。现在的社会是不欢迎敏感的人的,因为敏感的人想的多,这样做事效率就会下降,职场也更加倾向有钝感力的人,想的少,做事效率高,性格内向的人在职场也是不占优势的。
强烈推荐抑郁症患者读一下她的文章,对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很有帮助的。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读书呢?因为很大一部分抑郁都是由于思想的欠缺,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对抗自己所处的消极期,最终导致抑郁症的爆发。读书是最简单直接的构建自己思想体系的办法,有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遇到挫折打击也有精神力量去应对,这时候理论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