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认识一个人呢?通常都是某个职务名称、社会关系昵称,如李总、陈同学等,这些都是角色化名称,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并非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一个角色化的人。
集体就是一堆角色的聚集,而这些角色所形成的意识表现传达出来的就是集体人格。我们在学校的教育就是角色化教育,好孩子、好学生。
孔老夫子对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很重要?因为他两千多年就给我们民族书写了角色说明书,君臣、父子、兄弟等角色化关系的定义,所以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角色为什么与他们不一样,反过来我们看他们也是一样的,归根到底的原因是我们的角色说明书是不一样的。
我们受到的同质化教育形成了角色,进而形成集体与集体人格。每个国家的人民,每个团体组织的成员都会形成集体的人格。
那么怎么训练人成为预定的角色?
训练一只小狗在垫子上尿尿来举例。首先给以观念,二是建立恐惧的边界,狗狗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就会受到惩罚,三是建立清晰的标的,怎么才是对的,四是在做对时候,给予奖励,五是重复、重复。
为什么要训练狗狗在垫子上尿尿,为了便于管理。那我们为什么受教育,就是为了便于被管理,所以说教育是反人性。人本质就是懒惰的,受教育为了向美好的预期进展。
我们在做产品时,容易陷入角色化错误思维,这个用户“应该”怎么样,这是没有依据的,人只有在很大压力下才会完成角色化的要求。
一个女人下班很累,凭什么还按角色化去要求她的行为。她是母亲也只是一个角色,凭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按角色进行。
张小龙对用户体验的定义就是“自然”,自然与角色化就相反的,三岁的小孩自然都会打开iphone,他不认识文字,但人天然就对触感就熟悉。
日常我们基于角色化与人互动注定是比较痛苦的,一旦陷入这样的思维,就会“丈夫应该怎么样”“妻子应该怎么样”。
这样就脱离一个鲜活人,也不能真实的认识一个人,放弃角色化预期,去角色化沟通、互动才会有真实的交流。
而特定人群则不一样,需要研究这类人的集体人格,针对个人与集体的产品是不一样的。
最后,人是因为训练与压力才成为角色,而集体是角色聚集,好产品经理需要去角色化研究真实用户。
做到让人毫无压力使用自己的产品,在生活中可以惬意相处伴侣,都需要放弃对人的理性化、对角色化的预期。
角色化生存是现代人的生存处境,而去角色化沟通、交互才能真正得到沟通与感情。
关注“洞明君”与百万爱智求真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持续输出,提升认知,探索财富与精神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