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这就是你心心念的在你男朋友在你老公面前也没办法掩盖你满眼桃花的大帅哥——《魔戒》里那个拿起王者之剑的人王阿拉贡!
再看多两张,那时的他是这样的:
如今,居然,居然开着一款老式的凯迪拉克,载着他的黑人主子“毒枭胡安”去南方吃肯德基!是不是太魔性了?
最可怕的还不是吃肯德基,而是,人王居然可以胖成中年油腻大叔!有没有照顾一下维果粉的感受?
都说“一富遮百丑,一胖毁所有”,胖就胖吧,还要穷!维果·莫腾森从《魔戒》穿越到《绿皮书》,成了个又胖又穷的屌丝男。
失业后的他,居然可以为了50美金赌注连吃26个热狗,否则就交不起房租。这样的维果是不是太摧毁你的神经了?
好吧,先别失望别摇头,这可是一部轻松好看又温情的电影,除了心疼维果失去的六块腹肌,你会收获快乐又感动的一百三十分钟。
至于《月光男孩》里的“毒枭胡安”则成了《绿皮书》里优雅高贵的艺术家博士唐。
先给说说这个故事吧。
本是一个种族歧视者的托尼(维果·莫腾森饰演),原在纽约一家顶级夜总会做保安。夜总会关门装修之后他失业了。为了生活的他,不得不去给黑人音乐家唐(马赫沙拉.阿里出演)做保镖。
托尼因为爱妻子和孩子,必须给他们生活的保障,而唐是一个表面上在上层白人圈子里颇受欢迎的黑人钢琴家。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种种族歧视严重的时期,他仍是一个被很多白人歧视的黑人。
面对自己的安全问题,他不得不雇佣托尼为自己的司机兼保镖。
两个人相遇之后,发生了一连串的搞笑故事。而拿着黑人经纪公司给的《绿皮书》,托尼渐渐明白了黑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当然,托尼也在最终明白了唐不惜冒着各种风险出去巡演的目的。
至于《绿皮书》是什么鬼?
其实它是1936年,纽约哈莱姆黑人社区的邮局职工维克多·雨果·格林和他的妻子出版的一本书。 书中汇编了当时愿意接待黑人旅客的餐馆、酒店、旅馆和度假目的地,1936年的第一版后,这本并不厚的绿皮小册子很快销量飙升。
一直出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平权运动的进展,这本书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的人很少听说过《绿皮书》,但在当时几十年的时间里,这本绿皮书算得上是黑人旅行者的圣经。
主角托尼的人物设定是意大利的移民后代,典型的工薪阶级,他身上印着粗俗、鲁莽、油滑等标签,但他热爱妻儿热爱家庭。
维果·莫腾森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为了契合影片里托尼热爱家庭但粗糙的中年男人形象,他增重二十公斤(原来维果的胖是为了艺术献身的啊呜呜呜)。
再加上语气、动作和表情的到位表演,维果把托尼这个底层白人的形象塑造得形象立体。 他参加过越战,做过保安,他大大咧咧,满嘴跑火车,保持不了片刻的安静。但他是个“有办法”的人。
正因为托尼身上的这些特点,他被音乐家唐“看中”了。
唐何许人也?他是黑人音乐家,有着心理学、音乐学、礼仪艺术三个博士学位,身居卡耐基音乐厅之上的高阁。
他三岁开始学习音乐,从小接受欧洲的教育,有着古典贵族艺术家的做派。14个月里两次被邀请去白宫表演。
唐策划了一次从北至南的巡演。主要观众是南方富有的白人们。他雇佣托尼作为自己的司机,希望处事圆滑的托尼能在路上保护自己。(其实故事开始,你可能会与托尼一样好奇,唐放着养尊处优的纽约生活不过,跑去歧视黑人的南方巡演,为的是那般啊?)
就这样,整部电影以公路片的姿态,一黑一白,一正一谐两个男人,带着观众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旅程。
电影讲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简单且稍显“遥远”不容易引起共鸣的故事。
但编剧与导演功力了得,赋予这部电影兼具喜感和感人的双重效果。 故事简单但讲得饱满扎实,细节表现恰到好处,人物也塑造得立体可信。
特别有趣的是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两位主人公,白人是提供服务的人,他粗俗、受教育程度低;相反,黑人却是那个享受服务的人,他高雅,事事讲求文明。
刚开始上路,托尼一边开车一边吃汉堡一边聒噪。唐按捺着内心的厌弃,沉默以对。到后来托尼劝说唐吃下了人生第一块炸鸡。看着唐一边担心没餐巾餐具不知如何进食,一边翘着兰花指,小心翼翼咬了一口炸鸡,然后来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我们忍不住也爆笑出声。
这样充满着反差的细节俯首皆是。整场电影笑声不断。
但电影不是单纯靠这些笑料填充。它的人物塑造,颇有深意。
可以说,托尼的白人身体里藏着一个黑人的灵魂,他爱吃炸鸡,爱家庭,热爱黑人的音乐,喜欢听Chubby Checker,Lil’ Richard,Sam Cooke和Aretha Frank等人的歌曲。
黑人唐却复杂得多,他在白人眼里是异类,虽然是钢琴家,但因为肤色问题,他从来没有被白人真正当作大师来看待。
而黑人眼里,他同样是异类,因为他生活高雅穿着考究,从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种种做派与当时的黑人大众截然相反。
有一幕镜头特别震撼:托尼他们的汽车抛锚,停在路边,这时公路边田地里一群黑人在烈日下辛苦劳作。托尼下来修车,唐则站在一旁等候。田里的黑人诧异地发现,一个黑人同胞,居然在接受着一个白人的服务!
田里的黑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他们站成一排,与黑人钢琴家默默对视。双方面无表情。但双方的内心,大概已暗潮涌动了。
导演用了一组长镜头来表现这种观念的碰撞。这一细节,导演表现得隐忍含蓄,如油画般的镜头,静默,却振聋发聩!把思考空间留给了观众。
我认为,这是全片最让人震撼的一幕,仿佛全片的主旨都浓缩在这组镜头里。
唐接受过高等教育,道德感和自律性极强,对于规则也十分重视。
唐对于自身的社会教养及艺术修养十分自负,时间观念极强、不能容忍托尼往车窗外扔垃圾、不守时、车内吸烟等等不良习惯。
托尼做事随意、谈吐粗鲁、嗜好赌博、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他还喜欢闲暇时和其他司机服务生趴在地上赌博,认为在商店地上拣到的东西,可以不用付钱。
唐看到托尼的“不良”行为会气愤,会批评教育他。如托尼“捡”了商家的绿色石头,他坚持要托尼放回去才离开。唐告诉他,你的人生不该是趴在地上这样得到钱的,他们生来就是这样没有选择,而你有,拍拍膝盖的灰吧。
当然,托尼也不见得有多待见唐。
大家是相互看不上的。唐有多瞧不起托尼的随意,托尼就有多瞧不起唐的忸怩。
让托尼对唐开始转变看法是他发现了唐的孤独,在酒店的阳台上,他看到住在对面的唐,坐在阳台上默默无语,脚边是一整瓶酒。自斟自饮。
唐是孤独的。托尼感受到了。唐确实是孤独的,连家庭也疏远他不理解他。他有着高贵而孤独的灵魂,每晚只能与酒杯为伴。
托尼在写给妻子的信中就这样评价唐“若有所思”。
但托尼被唐打动的,是唐的才华。托尼首次看到唐弹钢琴。坐在钢琴前的唐,自带光环,闪闪发光。他真正领略了唐的艺术魅力,由衷敬佩他。
他写信给妻子夸赞唐:“我今晚看到唐博士弹钢琴了,他弹起琴来不像个黑人,像李伯拉斯,但比他更好。我觉得他就是个天才。”
随着演出越往南深入,歧视的问题就越严重,唐从一开始可以住在高档酒店,到肯塔基州不被允许用“白人厕所”,乔治亚州不允许试西装,再到阿拉巴马不允许与白人一同用餐。
他们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唐在酒馆被白人群殴;唐因为同性恋交友被警察铐起来;更荒唐的是,去到“日落镇”因为违反了黑人不能在天黑出现在镇上的规定被警察关押起来。
当然托尼有他的街头智慧,前两个难题他用他的智勇和三寸不烂之舌,把唐解救了出来。
但他也会因为冲动给唐带来麻烦。如在“落日镇”面对警察问询,在警察说他是“半个黑人”那一刻,他挥拳打警察,结果被关进监狱。最终是唐通过打电话给总统的弟弟才走出困境。
托尼与唐在不断的磨合与患难中,成见逐渐消除。同时也不断暴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给对方。 例如在滂沱大雨中,唐崩溃地冲着托尼喊:“我不够黑,也不够白,还不够男人!”
好心痛看到唐内心的伤痕、扭曲与孤独。
最终,唐以一场在小酒馆的先古典后爵士的演奏,确认了自己的黑人身份。自始至终,两人的关系都是平等和互相拯救的。
故事结尾部分,那个风雪交加的圣诞之夜,他们拼命赶路,唐已经不介意自己老板的身份,顶替过于疲倦的托尼开车,在托尼家的家庭聚餐时刻,把托尼送回了家。
最后,他也加入了这个白人家庭的圣诞之夜。 童话式的结局让我们感受到友谊治愈孤独,自尊赢得尊重的主题。
可以说,《绿皮书》是披着公路片的外衣,讲述的是一次人性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发现与自我救赎。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本片最温馨的笔触是代写家书。
唐很主动甚至是有点不礼貌地帮托尼给妻子写信,唐出口成章诗情画意,托尼照单全收。
那一封封充满柔情蜜意的家信让让托尼妻子感动得声泪俱下,也让托尼的小姨子都嫉妒得冲着丈夫大喊“我也要信”。
最后还想说,最终托尼终于在唐的伴奏伙伴口中得知唐放弃北方高薪演出,执意前往保守的南方巡演的目的:唐想用自身的端正、高雅与才情,去扭转那些稠密的偏见甚至敌视。他认为艺术可以消解差异。
如果说托尼的勇是两肋插刀的勇,使他的江湖气带上一种本能的可敬可爱。
唐的勇,却是站在改变种族歧视的高度上,更广更大更凶险,不落在单次的械斗上。是值得敬仰的大勇。
是了,马赫沙拉在电影中,身着规整优雅的西装,被舞台上的灯光洒满全身,并优雅地弹奏钢琴时,有没觉得太养眼太动人? 话说,他真的会弹钢琴吗?还有,每次他表演完露出洁白牙齿那一笑,太魔性了。
看完这部《绿皮书》,我多了一个男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