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伤害|以爱为基础,尊重彼此的需求
我们的习惯性语言,自带杀伤力,大部分都是在发泄情绪,或者指责对方,而非真正的表达。要做到无伤害地表达,就是要把语言中的攻击性去掉,通过我信息的表达去掉“矛”(即攻击),当对方呈现攻击性,通过倾听去掉“盾”(即防备)。
-如何说,才能无伤害呢?
使用面质性我信息,也就是当他人干扰或者影响到我们时,向对方描述这一行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影响。比如:当孩子带着朋友在家里玩,影响到你的午休时,面质性我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午睡对妈妈很重要,当你们发出很大声音时,我没办法好好睡觉,感觉好苦恼”。
一条恰当的面质性我信息,呈现的是非责备、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地沟通。
-零惩罚、零奖励的养育观
P.E.T提倡零惩罚、零奖励的养育观,一切从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发,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所有惩罚和奖励都是一种操控,是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进而也都会贬低孩子,衍生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
❤️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写道:“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
-我们身上的攻击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试想一下,当我们有生气、愤怒等这些情绪时是被如何对待的?有多少父母会说“乱发脾气的孩子不是好孩子”直接给贴标签?有多少父母会用讲道理的方式压抑你的情绪?
愤怒、焦虑、悲伤、挫败等,这些不被接受、没有表达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迂回,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它们要么让我们穿上更厚的盔甲,有了更多的防备。要么增加我们的攻击性,攻击他人,也攻击自己。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当下的感受升起,如实的表达,让这些感受完成自己的旅程,而不是因不被表达而卡住、堆积。这就要求我们带着觉察,去经验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让情绪像流走的水,不再淤积。
-当孩子打人如何处理?
孩子打人的内在动机有两种,一是释放型,二是试探型。
大部分幼儿打人的内在动机是释放情绪,一种可能是因为家庭成员对孩子有打骂行为,另一种可能是需求和感受被否定。以释放情绪为内在动机通常以两种方式呈现。
一,情绪爆发的方式
也就是孩子情绪高涨时,孩子会打妈妈或亲近的人。这时需要做的是同理和倾听孩子,让孩子的情绪温度降下来。
二,玩耍的方式
当孩子有情绪淤积时,也会通过玩耍、话语或肢体的表达释放情绪。这个时候可以配合ta,让ta释放一下情绪。
❤️保有孩子情绪的流动和自由表达的能力,有如保护ta内在的纯净与流畅,不被压抑的情绪覆盖,不用去背负日渐沉重的情绪包袱,或渐渐关闭自己的感受。
当然,不管是哪种方式;父母都实在不喜欢孩子打人,那怎么办?
第一步,要引导孩子表达他的感受
第二步,利用肢体语言(如拿开打人的手、站开一点点距离)或直接用语言表达,妈妈会痛,我不喜欢这样。
第三步,最后再寻求其他方式,例如做游戏或讲故事,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这个部分,而不是被卡住。
还有一种内在动机是试探型,比如通过打妈妈试探妈妈是否会生气。我个人觉得这种试探型动机的孩子通常是感受到的爱或者边界感缺失,就会通过试探的错误行为去验证妈妈是否爱他,或者试探边界。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一方面是经常的给孩子表达爱,第二是当孩子有无端打人行为时,如实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非责备且内外一致地表达。
-如何在冲突时做到尊重呢?
使用第三法,即寻求可以同时满足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各自需求的解决方案。其要点就是要先了解父母、孩子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头脑风暴。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界定双方需求,把各自需求写下来
第二步:头脑风暴各种解决办法,一起提出各种可能性
第三步:评估解决办法
第四步:选择解决方法
第五步:执行解决方法
第六步:后续评估
可怕的不是冲突,而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冲突。第三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需求冲突,大家可以学会使用。
-通过调整环境,无伤害的化解冲突
在生活中,影响一个人对他人行为是否接纳有三个要素—自我的状态、环境、他人。
当他人的行为我们无法接纳时,除了改变自我的状态、改变他人,还可以进行环境调整,进行无伤害地化解冲突。
比如孩子喜欢拿着笔到处画画,可以专门拿出一面墙贴上白纸或者黑板壁纸,告诉孩子这个地方可以画画,其他地方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