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默了然
01
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上午有一个很重要的年终汇报,我却在临场前,被回忆突袭,瞬间失去了抵抗和突围的能力。
那一刻,才发现自己脆弱的超乎想象。
多年的职业经验告诉我,必须强打起精神,马上走出情绪。
去洗手间理了理妆容,对着镜子朝自己展开一个有点僵硬的笑容,走进了会场。
场面上总算撑了过去,然而会议结束后,整个人又迅速变回无力,只想瘫在椅子上。
这几天,被往事包围,忧郁的不要不要的,源起偶然加我的一个微信头像。
那是个与我的一位故友相似度极高的头像,我像是与失联已久的老友相逢,竟莫名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幸运的是,对方是个教育界的佼佼者,待人宽厚,言行得体,又善解人意,偶尔也会出现在我的朋友圈点个赞。
看到那个头像,感觉很温暖,可是,随后内心就会隐隐作痛,因为她犹如导火线,勾起了我故作忘却的往事。
我知道,对她的好感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的,基于对故友的思念,和久违的熟悉的感觉。
然而,遇见她依然是今年最美丽的意外。感谢你,善良的朋友。
02
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段,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想起若干年前,下班后,顺路开车送故友回家。一路听着音乐,不知缘何聊起了张岱和张伯驹。
我说,很多人说嫁人只嫁张岱;她说,如果换她,嫁人只嫁张伯驹。
遇到她之前,我从来没有碰到过可以这么畅快聊天的人。所谓相见恨晚,大抵如是。
你聊起任何话题,哪怕是很冷门的书或音乐,她都聊得下去,不仅仅是因为她见多识广,还在于她极其感兴趣。了解的,她会说你不知道的部分;不了解的,她会问你知道的部分。听过的,她懂得分享感受;没听过的,她的好奇,也足以让你满心欢喜地言说。
跟她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常常因为捕捉她的智慧而兴奋,也因自己的无知而恐慌。日子久了,就习惯,习惯了,就变成喜欢,甚至慢慢形成依赖。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有些话正是因为常说,才容易忘掉了它本来的内涵。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亲密无间,忘了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
时光流转,交往过度引发的问题慢慢浮现。我们开始从宽容变得挑剔,从耐心变得厌烦。对彼此的期许,渐渐成为失望。对彼此的依赖,逐步成为伤痛。
一年后,一个双休日,我在富阳的旅途中,收到她发来的微信:我们还是保持有距离的交往吧。看到这句话,我一下子就泪目了。
周一去上班,本想找她谈谈,不料她早已请好年假去了山西旅行。回来后,趁我不在位子上时,在我办公桌上放了两袋平遥牛肉,后来就淡出了我的生活。
我们终究连有距离的交往都没能保持。可能告别的原因就是这样吧,其实心里面也都还有对方,只是发生了太多事情,让在一起变成了折磨,于是选择放弃。
所谓陌路,就是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03
很遗憾,成年以后,我们跟身边很多人的关系就像风一样,来了,去了,没留下任何痕迹。
富阳,那个孕育了郁达夫的小城,见证了我的失落。对我而言,那里没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记忆中唯有“故都的秋”式的悲伤。
那晚在富阳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看到路边停着两辆车,前车车尾和后车车头紧紧相埃,两者间不超过1厘米的距离。然而,车身油漆竟毫发无损。
当时我好想向它们求教,为什么你俩挨得那么近,却能做到不互相伤害。你倆的秘诀是什么,告诉我,我必重金酬谢。
王家卫曾说过:“有时候遇到一个人,很有意思,很投缘,可是后来再也没有见过。”
真正懂得这句话的人,有种深深的无奈。为什么我们总要等到时过境迁,总要等到退无可退,才知道我们曾经亲手舍弃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遇不到了。
每一个懂得,都有一个失去。
每当想起这些往事的时候,心里依然会很难受。但多半的时间里,我们还是要一如往常地生活,认识新的朋友,结识新的伙伴。上苍关了这扇门,就会为你再开另一扇门。
我们都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和忘不了的爱,把它们尘封在记忆里。
往事如烟,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努力工作,读书,旅行,关心身体和心情。
祝愿我们,会遇见一份来了以后不再走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