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政”篇第3章
【注释】
①道:通“导”,引导。
②齐:制约。
③格:纠正。
【翻译】
孔子说:“(如果)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暂时可以不犯法(免于罪过),却感觉不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教来制约百姓,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还会主动纠正自己的过错。”
今日任务:
1、诵读第3章50遍;
2、诵读第2章50遍
3、抄写第3章一遍。
秋澄有想法:
这章孔子阐述了法律、刑罚治国和道德、礼教治国的优缺点。
显然孔子是赞成后者的。我认为还是要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来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法。
先来看商鞅变法。秦国在当时属于各方面都非常落后的国家,民风彪悍,喜欢打斗,且蒙昧无知。商鞅如果在那个时候采用道德、礼教之国,估计要好几辈子才能完成。所以他选择了用严酷的法律和刑法来治理国家。适合当时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而对于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则比较适用于:用道德和礼法为主,法律刑罚为辅的方法。我国封建社会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用道德来教化民众的思想,用礼法来约束民众的行为,使得民众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这样绝大部分的民众都可以做到不犯罪过。
而对于极少数道德品质差、威胁到其他人生活生存的,则需要使用律法刑罚来制约他们,然后慢慢教化。
管理一个班级,也是以思想教育为主,校规、班规为辅。用思想教育,来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平,教会孩子是非对错,礼义廉耻。而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孩子,则需要一些规定来制约他们。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规范有序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