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从完全圈外人到想要走进艺术并且做点什么的一个理由就是:让更多的人体验当代艺术。
这个问题也是圈内人和圈外人无法和解的一个原因。
“圈外人”其实是有了解当代艺术的诉求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入门,并且给看起来不可触及的学术壁垒吓到。不知所云的策展人体的展览介绍,以及不知道如何欣赏的作品基本上就把普罗大众挡在门外了。但是其实入门的根本不在于深度的学习学术知识(史论balabala),而是和作品产生共情,而这样的“共情”就需要观者能够感受作品,而不是用脑子看。
其次,观展的途径很窄,展览也就成了小圈子里的狂欢。一般观者找不到入口,如何了解?
相反在“圈内人”眼中艺术本身就是小众的,不需要取悦大众的口味的。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需要通过自身的学术结构对作品进行“个人”的梳理,其中所谓的“策展人”体也是为了方便学术交流而言。就像一个工商管理学生可以把“斗地主”叫做“零和博弈”。这也就造成了两者之间无法和解,甚至互不交流的局面。“圈内”混乱,“圈外”懵逼。
无论是哪一种艺术,作为精神产品都是需要付诸市场。藏家(政府)的消费才能够直接决定艺术的价值。虽然很商业,但是艺术家必须要有肉吃,艺术生态链才能循环下来。那么藏家从哪里来?还不是大众? 当然这个还有一个度的问题,大众不代表所有,但所有都应该有能够了解和体验当代艺术的自由。这个选择权应该是双向的。
如果问我,我们是否有看懂当代艺术作品的需要?我的回答一定是有!但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入口让大众能进去看看。而不是用学术壁垒挡着。
当然现在已经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可以进美术馆里看展览,可以在“在艺”上看展讯看直播,甚至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解(比如: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