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太爱孩子
今天下午,我正要上课时,有一位学生家长带着两个学生(暂称牛某,马某),来到办公室,让班主任处理这两位学生大家问题。
这位家长是其中一位学生(暂称牛某)的家长,这两位学生是同班同学,因闹着玩,起初对骂,后来彼此恼了动手,牛某抓了马某的脖子,还留有痕迹,马某便一边骂,一边用一个带子勒牛某的脖子。牛某回家家长看到鲜红的勒印,便问牛某怎么回事?牛某便一五一十端给了家长,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来到学校,掉出学校视频监控,一位拿到了充足的证据,到学校兴师问罪 才有上面事情出现。
牛某家长守着班主任,质问学生为何如此下狠手,让牛某回家还没能从阴影中走出,气喘嘘嘘,满脸通红。马某自知下手太重,便面对牛某家长的责备便不依不饶,极力为自己辩解,称打着玩,打闹了。自己也受了伤,痛了,才下手狠了一点,多亏没出人命。牛某声称自己孩子老实,不善言谈,很能受屈,在家就没肯吵过,更没有打过(无形之中,映射出在家宠爱,包庇,让孩子失去了自我。我想到在少年不让孩子受苦,走向社会会有人替你教育,重重替你惩罚他,这件事就验证这一点)。远没有马某能言善辩。表明自己孩子是一个十足的受屈者。牛某家长遇到马某不依不饶,眼看拿着视频也占不了上风,自然与一个孩子讲理,辩论,一是脸面,二是不同级别,也说不明白,就等马某家长,想借马某家长教训马某,替自己儿子报仇。
可是,牛某家长想错了。当马某家长应邀来到办公室(当时我已上课去了,不在现场,这是后来其他老师告诉我的),听到牛某家长诉苦,责备马某,说马某种种不是。一面家长的到来更加助长了马某的士气。一面马某家长并没有牛某家长想要的结果,而是与其自己冲突,直接在办公室争吵起来。
这时办公室的其它老师实在看不下去,又劝解不下,只好让其到外面先彼此把问题弄清楚再说,两位家长带着孩子知趣走了。问题虽然不了了之,但留下深深思考:
1.爱孩子是作为家长,尤其母亲的天性。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肩负着抚养孩子的责任,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提供,更要的是精神的培育,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
3.教育孩子是为社会培育人才,一有一技之长,二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4.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必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环境熏陶大于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家长的水平,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
6.家庭教育首先从教育好家长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