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3月25日,中英官员在九江订立《九江租地约》。
地点:浔阳区类别:政治
19世纪晚期的九江英租界江边风光 摄影:约翰·汤姆森
1861年3月25日,江西布政使张集馨与英国参赞巴夏礼订立开辟九江英租界的约章《九江租地约》。租界的位置位于九江府城以西,长江与甘棠湖之间的狭窄地段,西面到龙开河,东西向长150丈(即沿长江岸线长度),南北向进深为60丈。面积150亩。租界南部包括湓浦港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九江英租界是近代中国七个在华英租界之一(另外六个位于上海、天津、汉口、镇江、广州和厦门),也是九江唯一的租界。九江开埠之后,也有别的国家在九江租地,开设商栈,但严格地说,在英租界之外租地经商并不受法律保护。
九江英租界是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款所规定的英国可以在汉口以下开辟的三个通商口岸之一,当时因战乱仅确定了汉口和镇江,但中英双方都有意向将第三个口岸设立在九江。
1861年,中英正式启动租界开埠工作。年初,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和海军中将贺布受英国公使委派,率领舰船溯江而上考察沿岸城市。期间,巴夏礼曾有意选择湖口,后在中方官员的劝说下决定在九江开始英租界(见《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2日 · 开埠,湖口 or 九江》)。
之后,中英双方在九江开始了租界地的丈量及租地条约的谈判工作。在清代最重要的记录中外关系的典籍《清朝柔远记》中,对此事有如下记载:
《清朝柔远记·卷15》
其中一条细节挺有意思,笔者未见于别处。说的是中国官员测量的土地,从甘棠湖边到江边计五十丈,合一百二十五亩。英国人较真,认为我们用的那种量土地的弓步不靠谱,弓步是形如圆规的木质量具。他们用科学的指南针,再拉着绳子校准。结果,多量出十丈,只能再加二十五亩地的钱。六十丈约两百米,就是老九江港候船大厅到烟水亭之间那段交通路的长度。
一亩地五十千,相当于17两银子,这补偿款是市场价的两倍以上。但拆迁也要自愿,总会遇到狮子大开口的,九江租界在后来的征地过程中,就出了不少纠纷。
九江英租界图
后来的英租界显然不止一百五十亩。主要是因为划界时包括的西南部的湓浦港,也就是龙开河到庐山路、浔阳路这一片,当时的湓浦港已淤塞成为池塘。后来英国人将湓浦港填平,就算成了自家的地方,显然这又会带来一堆纠纷。
3月25日,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和清政府委派全权负责租界事宜的江西布政使张集馨,在九江签署了《九江租地约》,全文如下:
甲、准九江府西门外地方,自龙开河口起,沿大江往东,至思口之西十三丈止,量得共长一百五十丈,进深一带六十丈,经本月十五日本参赞会同九江府、德化县定界,立明四至,共合地基一百五十亩。
乙、将此地永租与英国官宪,分为英国商民建栈居住。所应如何分段并造公路、管办此地一切事宜,全归英国驻扎九江府领事官专管,随时定章办理。
丙、自定此约之后,不准民人在于界内再造铺屋等间。
英国参赞巴夏礼(后任英国驻大清公使) 图源:维基百科
此外,双方还签订了《长江各口通商暂定章程》(另文介绍)。这两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和章程签订后,法律程序就此完成,九江正式开埠。实际上,经过拆迁、修建、官商入住,正式通商在一年以后。
九江租界是永租地。然而,这个世界哪会有永久。66年后的1927年1月6日,九江人民冲入租界赶走了英国官民(见《历史上的今天 · 1月6日 · 光辉岁月》),2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与英方代签订《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3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收回九江英租界(见《历史上的今天 · 3月15日 · 收回租界》)。
1867年的九江码头
九江开埠,开启了九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开启了九江人民被帝国主义分子和洋买办们羞辱欺压的历史。开埠后,江西的吴城、樟树等商业中心迅速衰败,九江一跃成为本省第一商埠、江西唯一的进出口基地和最大的物流中心,成为长江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它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的商人前来开店做买卖,它的名字每天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九江的西化引领了江西的现代教育,成为这个江西及周边省青年人最向往的地方,培育出最坚定的革命家和最顽固反革命分子。九江开启了江西的现代工业历史,从而点燃了工人运动的火种。它曾经是干革命最坚决的地方,它又是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人统辖下最好的“模范区”。
开埠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太深烙印,从此以后它一直是江西最时髦、最讲究、最奢靡、最市侩、最庸俗的城市,它总会表现出极强的进取心和毫不掩饰的贪婪。“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三个湖北佬,抵不过一个九江佬”的说法由此而来。
其实,这就是资本主义,亚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请阅读马克思的对殖民主义的两重性评价,就能理解包括九江在内的开埠城市,为何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很多人都将九江这个城市的特性定义为码头文化,不是的,九江是租界文化,与传统的码头文化并不相同。
如何评价九江开埠?其实,就是如何评价九江。
《九江影像志:历史上的今天》是记录江西九江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撷取九江市及下辖十个县市历史上发生的较有影响力的事件,配以相关的历史照片、新闻图片、文献书籍及笔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
本系列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当日发生的一个事件,如当日无合适的事件,则在当月中选取(史料记载中有月份无日期者)。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冯晓晖
漫游遐思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