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本叨品牌求生记
ID:bendao221
最近准备去做个小体检,竟然顺手做了一份体检攻略??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攻略这个词,在我的世界里一向是与旅游和游戏相关的。
既然如此,我干脆以自己为样本,观察记录用户做决策前的一系列思考和行为路径,分析为什么连体检这件小事也需要做攻略,过程如何。
第一步 试图偷懒
有时候,我也只是想当一个伸手党
在未开始进行任何与“体检”两个字相关的思考之前,我直接询问了几个朋友,问他们近期有没有体检经历。
这里要注意三个点:
朋友跟本人关系比较好,有情感联结,体检毕竟是比较个人的话题;
朋友大概情况与本人相似,参考性高。你总不能问一个男生怎么挑化妆品吧。。。
体检这个事本身比较标准化,在个体体验上不会有太大差异性,可移植性强。比如化妆品,肤质不一样,使用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如果这里得到了答案,这个决策过程就可以到此结束了。基于对朋友情况的了解和判断水准的信任,直接无脑照搬就可以了。
我没找到可以抄的人,无奈放弃。
PS:学习或工作中,拒绝任何伸手党!
第二步 需求认知
我想要什么?我在怕什么?
我的要求有哪些?
医院只选三甲,靠谱度不用考虑了。
哪家体检比较简单效率高?
是否当日可取报告,一次性解决问题?
有哪些风险会导致我白跑一趟?
体检开放时间有要求吗?周末可以体检吗?
体检注意事项有哪些?比如是否要空腹?
有哪些锦上添花的tips?
提前准备的东西越少越好,比如免照片?
最佳体检流程,能最短时间结束最好。
第三步 信息收集
内事问百度,外事问google
百度的问题:搜索结果人为干预太强。
虽然对于某些问题,的确能直接得到结果,比如查汇率,会直接跳出计算器。简单粗暴就能得到答案的还可以,一旦需要分析思考判断的就不太行了。
前段时间有个大佬提醒了我一件事:
比如,在查一家企业官网的时候,我已经很习惯输入“某某企业名字+官网”这样的组合。正常情况下,只需要输入“某某企业名字”就应该可以出现答案了,而百度自带的强烈人为干扰让我不得不靠多输入关键词来手动修正搜索结果。
我竟然已经习惯了,彻底被百度打败。
真是可笑又可气。
尤其是想到魏则西事件,让我在用百度进行医疗相关搜索的时候警惕性和危机感特别严重,很难相信结果的可靠性。
信任这个东西,一旦失去,付出一百倍努力也不一定能回来。
当然,我的确有搜到一些体检预约平台。
但是,这些体检预约平台虽然信息比较集中,但普遍比较表面。一般会以有几句话的医院简介,地点,让人搞不清楚状况的各种体检套餐,价格,检查事项等。
细节缺乏。
各个套餐不同价格我不太分得清区别。
各家医院更不可能进行横向比较。
有些平台的确有一些短评,但是参考价值不高。
总体来说,信息量太少,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最后,还是google拯救了我。
零散的信息分布在知乎,豆瓣,简书等几个平台,需要一个个挖出来。最棒的是在知乎一个不完全相关的问题下,有不少人以攻略形式给出几家医院的体检详情,隔一两个月有人上去补充最新信息。
我想知道的所有问题,答案里都有,是真正有参考价值,能提高我完成目标效率的内容,信息相对很新。
第四步 方案评估 做决策
因为信息收集方式相对比较被动。
毕竟并没有专业提供体检攻略的平台,我找到的帖子也不是完全对应的问题。所以可选范围非常有限,只能在资料里提到的有完整信息的医院里面选。
最后,简单梳理了手头上有的资料,我整出了一份迷你体检攻略。只是个小体检,这样就差不多了。
除非完全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我是不愿意轻易冒险去一家找不到信息的医院的,更不用说在网上直接预约。虽然前几年我大概也只能就近选一家医院就一无所知地直接冲过去了。
✎✎✎
再讲一件我朋友租联合办公空间的小事。
他也是先在网上疯狂搜索,查了很多家的信息。
其中,他最关注的就是价格。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价格跟预算差得太远,根本就不用考虑了。这也是为了缩小目标范围,提高效率。办公空间跟租房一样,毕竟是要线下去看的,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他看中了一家联合空间,查到了那家的公众号,找遍了公众号都没有发现价格,很不情愿地在公众号留言互动了,也没有得到答案。对方坚持要他留下信息,让他们的人进一步加微信或电话沟通。
然后,我朋友就直接放弃了这一家。
有的公司会有这种策略,觉得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潜在客户留下信息,这就是有效销售线索,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这种套路真的会把很多人劝退的!!
勉强是没有幸福的。可以勾引,但不能强拉。
个人信息越来越敏感。越一线城市,越高学历,越互联网重度用户,越敏感。
面对销售人员的心理压力。销售人员的热情,真的是一种负担,每天拒绝也是会让人疲惫的。再有技巧,再高明的销售,只要有目的,就会带来压力。
销售人员其实是应该能提供信息的来辅助决策的,但他们提供的信息往往过于主观。不适用于早期决策,往往要到需求已经比较明确的中后期,才更适合介入。 沟通是一件极其消耗时间精力的过程。
事情讲完了。
为什么一定要做攻略???
我们只是想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仅此而已。
这些都是小事,涉及金额都不大,所以过程都相对简单。
金额越大,考虑因素越多,决策相关人数越多,过程越复杂。
如果我们有无穷多的时间和无限的资源,时间和资源就都不值钱了。攻略也不需要存在了。
一次不行,大不了去两次。
沟通1次不够,大不了沟通100次。
这家不行,大不了去另一家。
今天不行,大不了明天再来。
然而我们没有。
之前看到一个数据,说现在用户,尤其是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决策,会通过找人打听,自己搜索,完成百分之七八十的信息收集和评估,才会真正接触企业。
我一时找不到原信息来源。
但感觉靠谱。
那些什么值得买的海淘攻略,淘宝购物评价,豆瓣书评影评剧评,美妆时尚旅游美食大V,科技评测达人,大众点评美食评价等等。本质上都是提供各种决策参考信息,方便用户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形成最合适决策。
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就是内容。
对正确的人,在正确的地方,提供正确的内容。
这一点,to C重要,to B更重要。
与这篇有点关系
你也许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