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元好问:不幸的时代,成就伟大的诗人!

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更是不计其数,在古代诗歌的璀璨星河中,大致可分三类,一是李杜元白陆辛苏为主的耀眼巨星;他们之外,还有许多光芒四射的诗坛高手;最后一类则是那些星光乍现的才子及无名诗人。

再看诗作,我们读过很多诗,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有极具风骨的代表之作,还有那些挂在口边却鲜有人知道来处的名句,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比如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又比如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名句之名盖过诗家之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最为常见的,还是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对这句词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在电视剧《神雕侠侣》里,赤练仙子李莫愁痴情一生,临死前,口中吟诵的便是这句词。

或许很少人知道,这句词出自《摸鱼儿●雁丘词》,作者是金末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又称裕之,世称遗山先生。

家国不幸诗家幸,元好问正是个中的代表人物,金末元初,生逢乱世,少年成名,二十年风雨飘摇籍籍无名,我们很难想见如元好问般作深情词的人竟然没有半点风流韵事流传,他把大半生都奉献在文学上,诗文词曲兼善,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终其一生成为北方文学的盟主,成为了金元交替之际的一代文宗。清代张景星《阮诗别裁序》中评价可谓恰当:遗山未尝仕元,而巨手开先,冠绝于时,固不必言。

贵族世家,少年神童

公元五世纪魏孝文帝进行过一次改革,改拓跋氏为元氏。

元好问正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也就是著名政治家孝文帝的后人,和唐代元稹系同族。

元好问出生时,宋、金、元三角鼎立,正处在历史的重要关口,那一年是1190年。

虽然家国动荡,但幼年的元好问过的还算安稳,出生之后,因为二叔和三叔都没有儿子,而元好问则有兄弟三人,又是家中幼子,根于传统,在他七个月时,叔父元格便把他当做过继儿子,随后,就跟着元格生活。

元格在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做官,家庭条件优渥,对元好问的教育也格外重视。

好问天资聪慧,四岁习文,七岁写诗,被人誉为“神童”: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

当地的文学名家王汤臣见过他之后,惊叹不已,并在《题裕之乐府后》诗中称赞说:

常恨小山无后身,元郎乐府更清新。

红裙婢子那能晓,送与凌烟阁上人。

14岁时,元好问拜陵川大儒郝天挺为师,作诗能力飞速成长,在第二年,他曾在陵川西溪参加一个宴会,即席作五言诗,引起轰动。

他的哥哥元好古对弟弟在五言诗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写诗道:

莺藏深树只闻声,不著诗家画不成。

惭愧阿兄无好语,五言城下把降旌。

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时人将他与东晋名士王坦之相比。

诗名盛起,屡考不第

很快,元好问在当地便小有名气,可读书人想要证明自己,科考是唯一的途径,古来如此。

16岁那年,元好问独自赴太原应试,也正是在这途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初始人间至味。

元好问在途中遇到一个捕雁的人说,他今天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于是他从猎人手里买回了那只殉情的雁,把它葬在了汾河边上,立碑刻下“雁丘”二字,并写了这首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哀婉缠绵、荡气回肠,不过十多岁,随手便是一曲爱情悲歌,问世间情为何物,堪称千古第一问。

元好问的才气让人折服,这首词传唱甚广,诗名也逐渐传开来。

可年少成名并没有为他的科考之路带来稍许的轻松,连续四次科考,均铩羽而归。

时年,正逢元军大举进犯,国家危难,仕途不顺,元好问情绪低沉。他的老师郝天挺经常安慰他: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

20岁时,元好问写下了《箕山》一诗: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

许君栖隐处,唯有太古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祗自洁。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

降衷均义禀,汨利忘智决。

......

失落又不失热忱,当时的文坛盟主、时任礼部尚书的赵秉文看后极为欣赏,夸赞说“少陵以来无此作”,一时之间,元好问名震朝堂,被称为“元才子”。

直到1221年,元好问第五次科考,终于进士及第,却被诬陷为“元氏党人”,一个清白文人,名节重于一切,元好问自然不肯就任,这一次算是白考了。

期间,他正好听闻河北大名府有两个青年男女,彼此相恋却遭家人反对,固而愤而投河自尽。由于这一爱情悲剧,后来那年的荷花全都并蒂而开,为此鸣情。

悲愤之余,元好问填了一首词《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公元1224年,这一年他35岁,这位大名鼎鼎的“元才子”才在赵秉文的举荐下,考中博学宏词科,得以以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

距第一次考试,整整二十年,元好问终于踏上仕途,却不料,迎来了更为坎坷的政治生活。

官途虽短,为政灿然

元好问初入仕,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虽为京官,可官职卑微,生活颇为清苦。

数十年辗转起伏,换来这样一个难以维持生计的官职,元好问自然心中不痛快,同年,元好问因不满冷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诗学》,内容包括杜甫的传志、年谱和唐朝以来评论杜诗的言论。

之后,又写《论诗三十首》,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诗人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论诗绝句自身也是优美的诗歌作品,堪称历代论诗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之一。

其诗论中提到了多位诗人以及其诗风的评论,在最后一首,元好问自谦自己像蚍蜉撼树一样不自量力,只是书生一时技痒爱议论罢了,一代文宗虚怀若谷可见一斑: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论诗三十首》第三十首

正大三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

他为官清廉,体察民情。由于当是地一个农业主产区,他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有诗《偶记内乡》为证: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其后,母亲去世而丁忧守孝。由于他的政绩卓著,当地百姓自发集结,苦苦挽留这位父母官。此情此景,令元好问心潮澎湃,好生感动。

之后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遇上大旱之年,他大声疾呼,积极向上级汇报灾情,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百姓减免了三年赋税。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元好问无疑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地方官。执政年限虽短,却也成绩斐然,千百年后当地百姓仍然惦记这位好官。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诰 ,到此时,元好问迎来了仕途生涯的巅峰。

山河破碎,沦为囚徒

1233年,元军围城,汴京失守,金哀宗逃出京城,兵败卫州后逃往归德府。朝中无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

元好问、王若虚等大批金国官员被蒙古人俘虏,并押往山东聊城,数年的囚徒生活就此开始。

国破家忘,山河破碎,元好问百感交集,万念俱灰。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国破家亡、身为敌囚这些重大变化的刺激下,元好问的诗词禀赋达到新的境界,写出了一系列雄浑悲壮的纪乱诗。

在押送出京的那一天,元好问写下一首《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囚徒生活没有一点自由,元好问只得整日与诗文作伴,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

直到后来,由于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的保护和举荐,他才得以自由,生活渐渐好转。

金国遗老,终不仕元

元好问的才学受到赏识,元有意招纳,蒙古国提供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元好问视如粪土,国破家亡这个心结,元好问是打不开了。

纵使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大帝出马劝说,也无济于事。作为金国遗老,故国不在,他便也退隐山林,不问世事。

金国覆灭不可阻挡,元好问唯一放不下的却是金朝历史,“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成了他晚年唯一的精神支柱。

他重获自由后,举家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

乞得田园自在身,不成还更入红尘?

只愁六月河堤上,高柳清风睡杀人!

从此,他常年奔波于燕京、汴京、洛阳、太原、忻州等地搜集材料,凡是金代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他都认真进行采集。

后来元朝丞相脱脱主持修撰《金史》,元好问的这些史学著作成为主要的资料来源。《金史》被公认为良史,元好问功不可没。

溘然而逝,一代文宗

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寓舍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临终时,他嘱咐后人在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

可见,元好问一生最引以为豪的还是自己的诗歌成就。

他对自己的诗才极为自信,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有着与杜甫相提并论的傲气,有过“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的诗句。

另外,他的词作同样成就非凡,一生留词三百余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其内容虽不及其诗广阔,但在金词坛却是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抒怀咏史、山水田园、言情咏物、赠别酬答、吊古伤时,无历不控,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

此外,元好问的曲作成就亦不可忽视,其所撰散曲,虽仅存九首,曲风用俗为雅,变故作新,极具有开创性,在当时影响甚远,《太和正音剧评》述元独家创作说:元遗山之词如穷星孤松,列元好问于元散曲名家之列。

再看元好问的一生,虽然仕途光景很短,可政绩灿然,留下不少的佳话,作为才子,喜欢饮酒赋诗,但却从不光顾秦楼楚馆,对两位夫人情义深重,这在古代文人中实属罕见。

结发妻子张氏是户部尚书张翰的女儿,元好问18岁与她成婚,两人夫唱妇随,有过岁月安好,也有过动荡不安。不幸的是,两人并未白头偕老,在发妻去世后,他曾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悼念辞: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三奠子》

而若真要概括元好问的一生,或许能从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被的那首《题遗山诗》中找到答案: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不幸的时代,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曾国藩也曾这样评价元好问:

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的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发布文章功能做好了,统一显示在每个球队页面的上面不过如果时间长了以后,关于球队的文章会越来越多,所以势必需要用到分...
    AllenBigBear阅读 231评论 0 0
  • 我的姥姥过世已有十多年了。 从儿时记事起,就知道姥姥是个坚强能干的女人。因为听大人们说姥爷去世的早,我们家境清贫,...
    西澳朵朵阅读 278评论 0 2
  • 作为一个毕业好多年的人,每年到毕业季,都会有些事提醒我——要毕业了。透过楼道的窗户能看到一群穿着学士服的人照集体照...
    辅仁淑凡官方微博阅读 302评论 0 0
  • 余之乡里,有郝姓老者,寿终将甍,儿孙皆聚拢于前,闻听遗命,将近午时,灯灭气绝,群围之人皆嚎啕呜咽,以示悲戚,乡邻闻...
    云高不慕阅读 4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