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谈谈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很多人或许感受到,自己想法太多,要做的事也很多,但真正落实的太少,于是很多事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销声匿迹了,再回首时,再也没有精力去完成,可惜啊。其实,做好了时间管理这件事,上述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今天,就让我们去面对时间管理这件事,通过知识去解决它。
首先要和大家说的,是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假想两种方式,一个是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精神抖擞迎接新的一天;一个是晚上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早上睡到快十一点,就是下了床,精神状态也不太好。让我们来算算这里面的时间成本,第一种,睡眠七个小时,做事有效率;第二种,睡了十一个小时,精神不振,做事没效率。如果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第一种方式,那我们相对采取第二种方式的人,一天就能多出好几个小时。一天是如此,日积月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产生了,这种差距,不光是工作上的,还包括健康方面,因此,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刻不容缓。怎么做呢?一个原则,晚上睡觉之前做的事以促进早睡为主,早上醒来做的事,以促进清醒为主(感觉困可以小憩,每次十几分钟就好,早上不需要深度睡眠)。睡前也可以安排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好的,早上起床了,要做事了,在做事前,需要两方面的筹备,一方面,可以把自己每天都做的固定的事,或者每周要做个两三次,或者自己还没做,希望以后每天保持的事情写下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通过调整这些事情的顺序(比如有时两件事可以同时做)来节省时间;第二,改变做事情的方式,节省时间;第三,可以通过对某件事需要进行的步骤了解来减少步骤,从而节省时间。在这里我说一下暗时间,暗时间指的是人的思维时间,我们在做吃饭、上厕所等可以自动进行的事务时,就可以运用暗时间思考计划事情,还可以专注一件事,用潜意识来解决问题(这个是个概率事件,但有时可以帮到大家省时间)。
另一方面,是我们做事前的一个有程序化的筹备阶段—公式。(准备好五个工作清单,建立好联系,基础设施+机遇心)在这里说明下,按时间段(不同时间段,界限、八分饱、仪式感)排序更为科学、更符合实情。(34枚金币法可以试着在时间段里用。虽然说要事第一的说法不科学,但在一个时间段中,还是尽量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时间安排保持弹性)执行的时候,看心情就好。(时间管理四象限不实用、超人的方法可以放到后期)具体计划某件事的时候,要为这件事准备好条件,做的时候专注,减少干扰因素。(有必要的话,为自己创造大块时间)计划的时候,一件事情所花的时间能被精确到分钟很棒,计划面临的情况:可控类、不可控类,采取的措施不同。可控,时间估计就更精确;不可控,就需要试试,第一次做,安排时间要有余地。有些事,类似做报告,番茄工作法就可以用到;类似环球旅行的,可以迭代推进(不断在可控的方面节省时间)。
做事情的一个原则: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目标,可以想像,使其充满画面感(活臆),有助于计划实施。一个事情一般有好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力争抓住关键点,做好,才有助于把事情做好。
常回顾事情清单,有个提示措施。
推进和坚持:打卡、记录(目标反馈机制)。
习惯(概率)培养:习惯要具体出一个行为来,打卡记录,促进坚持。对于坏习惯,替代比拒绝容易。人的一些行为、语言,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习惯。(外在影响内在再影响外在)
写碎片化日志,促进某些领域的积累,自我的反思。
打铁还需自身硬,睡眠、锻炼、饮食这三件事做好。
番外:时间心理学:五大法则,两个理论,一种感悟,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