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婚姻多半已死。只是困于责任、子女、以及眼前稳定的生活而捆绑在一起。谈离婚代价太大,谈爱情又像个笑话,渐渐处成了只谈事不谈心的关系。多少人的婚姻状态就四个字:活着、忍着。”
——苏岑
一语道尽中年婚姻的心酸!而段话用在哈罗德和莫琳身上,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01
《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与莫琳结婚40多年,一起走过了很多艰难的岁月。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冷战了将近20年。
分居、无话可说、不满、埋怨,甚至怨恨,他们成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他们都自觉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
在通往贝里克的徒步旅程中,哈罗德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往事点点滴滴,如秋天的绵绵细雨,涌上心头。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哈罗德慢慢理解了莫琳内心的痛苦,他也意识到他们夫妻矛盾的根源在他自己:
不擅表达、逃避现实,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没有及时与妻子沟通,使得两人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
固执己见,习惯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忽视莫琳的感受。即使在退休后,也没有积极想办法改变现状,而是一味沉默,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
而另一边,独自在家的莫琳在哈罗德出走后,她从一开始的恐惧愤怒到接受。哈罗德不在身边的日子,莫琳也同样回忆起两人的过往,她翻出了尘封已久的相册,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无数次地回忆起他们的初恋,那些温馨而美好的细节一一在她眼前浮现。她意识到:
是自己的敏感多疑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紧张;
是自己的强势,不愿意听取哈罗德的意见,导致两人无法正常沟通与交流;
是自己的自我封闭把丈夫推向了远处。
她开始强烈地思念起丈夫,她搬回了主卧,她将他们的衣服放在一起,肩并肩手挽手。
因为一场旅行,两个人都放下了内心对彼此的芥蒂,他们找回了曾经的爱情。小说的最后,他们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我们不是也是这样?当柴米油盐代替了甜言蜜语,当鸡零狗碎代替了花前月下,我们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感觉。
岁月让我们淡忘了曾经的甜蜜,如果不拂拭那蒙在心上的灰尘,我们都记不起曾经还有过美好的恋爱时光,我们都忘了其实我们真的可以一直幸福地走下去。
02
在哈罗德与莫琳的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结婚二十多年,家务、孩子、工作,我们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地打转。他有上不完的班,我有忙不完的家务。
我们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每日的话语不过是那几句重复的台词:“吃饭了!”“晚上不在家吃饭”“我没空,你去接孩子!”而很多时候,就是这简简单单的话,都只是一条条冷冰冰的微信留言。
我抱怨他不顾家,他嫌我太啰嗦,彼此的怨言如疯长的藤蔓,将我们的婚姻紧紧缠绕,家庭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每天机械地重复,毫无生机。我以为这便是成年人婚姻的无奈宿命。
莫琳与哈罗德的自我反思,如同一道霞光照进了我的内心。
我忆起,我们曾经一起攀登的山峰,他紧牵着我的手,做我的坚实拐杖;
我忆起,他跑马拉松到达终点时,电话那头兴奋的声音,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
我忆起,无数个清晨,他站在镜子前为我吹发的温柔模样,爱的感觉穿透了每一根发丝。
我亦想起,他陪着女儿,一起画画,一起跳绳,一起做书签,那是父爱的模样。
我还记得他工作至深夜的背影,疲惫而坚毅,那是对家庭的责任。
那一刻,我理解了他,那一刻,我找回了从前。
03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人民日报有一段话:
何为夫妻?
夫妻之间话越多,婚姻才越幸福。不管是柴米油盐还是鸡毛蒜皮,甚至是孩子捡回来的一片落叶都可以拿来和另一半讲,这就是生活中最珍贵的陪伴。
婚姻里最怕的就是和外人谈天说地,一回家就开启静音模式,一句话不讲,对彼此也是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久而久之,日子过得像白开水,越过越没有滋味了,这样的婚姻最后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女人真正着迷的,从来不是男人的金钱和外貌,而是责任与细节,是深情和专一,是担当,是忠诚,是偏爱。好的夫妻是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共同体验这未知的人生。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