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孔子出身没落贵族,在他之前,教育是贵族的事情,但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说法,并身体力行贯彻之。孔子的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旧没有落伍,并且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各项指导准则。
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阜望族,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跟,进一步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乘田也许比委吏还要鄙贱,因为这是一份管理饲养放牧牛羊驴马等牲畜的小吏。身大力不亏,加之孔子肯动脑筋,晨夕饲养,牵出赶进,清扫洗刷,很快又把这份乘田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母亲健在的时候,小小的孔子干过很多贵族子弟不屑于干的杂活,诸如扫地、打柴、推车、洗衣、挑担等。但是他真正走上社会做事,却要在母亲去世之后了。家道中落,又没有资格承袭官爵,这却从另一方面帮助了他,让他在艰难困苦之中学会了生活与做事的本领,坚强了面对困境时的意志,也锻炼出了承担苦难与挫折的良好心态。同时,也让他有机会能够看到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的真实状况,这也为他日后思考人生与国家的问题,提供了独到的视角。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一改以往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实行因材施教,使“愚者”(高柴)成为有德之士,“鲁者”(曾参)成为大儒,“野人”(子路)成为君子,“辟人”(子张)成为“显士”。能把这些“素质”不怎么样的学生培养成才,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
孔子德化人生,最高价值是“仁”。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是历史上伟大实践的创举,其目的就是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历经十四年时间,孔子从55岁出发到68岁才回到鲁国。
但是,事与愿违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困厄于途中,受监视,被拘留,绝粮和迫害等挫折。其精神十分可贵,后人称孔子如同司马迁饱受凌辱岐视,仍修史不断;如同曹雪芹独守茅庐清贫,仍笔耕不辍。他们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愈挫愈勇,尽力在人生大浪中拼搏的雄心壮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孔子真正以自己的理想与政治抱负来实施的,是在大司寇的职位上。他当司法部长时,把治安管理得很好,为此他杀了很多坏人,也杀了一些好人,但他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他开始受到君王的重视,他一步一步地升职,直至被任命为首相。
他觉得时机到了,他开始推行自己的理念,把自己的学生安排进政府,把国家分成四份来治理,把大贵族的城墙拆低。他做的事情越多,招致的反抗就越强,批评他的声音就越大,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被孤立了。赏识他的贵族开始不理他的书信,信任他的君王不给他分祭祀的肉,他很识趣地辞职了。 在知天命的年纪里,他重新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的一生几乎是标本式的一生。每一个心怀理想、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都和孔子一样,一生在现实的大地上寻求理想实现的可能性。追求、碰壁,然后或者坚持立场,或者修正理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逐步完善自己,最终找到在人间诗意栖居的方式。回顾两千多年的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他不但是我们精神上的导师,也是我们命运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