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音
乐器篇第十五
【原文】:
乐器有相,周召之治与!其有雅,太公之志乎!雅者正也,直己而行正也,故讯疾蹈厉者,太公之事耶!《诗》亦有<雅>,亦正言而直歌之,无隐讽譎諫之巧也。
【译文】:
乐器有形状的时代是从周公、召公开始的,其中有雅乐这是太公望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自己内在正直,表现在行动上也正直,所以动作迅疾,舞蹈有力度,这是太公时候的舞乐,诗经中也有雅的内容,这也是为了说明这是可以直接歌唱的,并没有隐含讽刺和虚伪的全巧成分。
【原文】:
象武,武王初有天下,象文王武功之舞,歌维清以奏之。大武,武王没,嗣王象武王之功之舞,歌<武>以奏之。酌,周公没,嗣王以武功之成由周公,告其成于宗庙之歌也。
【译文】:
象舞的由来是在武王的时候,他最初治理天下,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爱戴所以就演出了象征武王习武动作的一套舞乐,用《维清》这首歌用来伴奏。大武的由来是在武王去世以后,后来的君王为了表示对武王的怀念,而编排的舞乐,用武这首歌来伴奏。酌的由来是周公去世后,后来的君主认为周朝武功方面的成就来自周公,所以在宗祠祭祀的时候就演唱这首歌来纪念周公。
【原文】:
兴己之善,观人之志,群而思无邪,怨而止礼义。入可事亲,出可事君,但言君父,举其重者也。
【译文】:
诗歌可以激发自己的善心,可以观察他人的心志,可以在群居时而使思想没有杂乱,可以使抱怨之心终止在礼义上。在家可以孝顺双亲,在外可以侍奉君主,只说君主和父亲,这是选择重要的方面说的。
【原文】:
志至诗至,有象必可名,有名斯有体,故礼亦至焉。
【译文】:
君主的恩泽之心到达哪里,哪里都会有雅正的诗乐欢快歌颂圣恩,有了治国安邦的中正之心,那么就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够表达出来就能付诸于行动,所以在礼义的交流中人们都感受到了君主的恩典。
【原文】:
幽赞天地之道,非圣人而能哉!诗人谓“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赞化育之一端也。
【译文】:
暗自的赞叹天地的庇护承载之恩,这不是圣人能够做到的,诗人说后稷的庄稼种的好是因为他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律,这就是圣人赞叹天地化育万物的原因。
【原文】:
礼矫实求称,或文或质,居物之后而不可常也。他人才未美,故宜饰之以文,庄姜才甚美,故宜素以为绚。下文“绘事后素”,素谓其材,字虽同而义施各异。故设色之工,材黄白者必绘以青赤,材赤黑者必绚以粉素。
【译文】:
礼节可以使事情本来的样子得到更真实的矫正,并且能够和它的功用相称,在文采或质地方面,如果总是表现出不相称的现象这是不能持久的。一般人的资质不美丽,所以她们才会适当的装扮自己,那么庄姜通过装扮就会显得更美丽,所以资质不美的人适合像在白色的底子上描绘图画花卉那样来装扮自己。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再绘画,素是绘画的材料,前后两个素字虽然相同但是意思不一样,所以画画的工匠他们在黄色、白色的材料上一定会画青色的、红色的图像,在红色的、黑色的底料上一定会画上粉色的素材,以体现其中的色彩协调性。
【原文】:
“陟降庭止”,“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在帝左右”,所谓欲及时者与!
【译文】:
成王经常看到文王的神像降临在庭院内,没有固定的时间,这并不是邪僻的事情,因为成王心里总是想着努力增进道德、修养道业,所以他的心里想得太入神了,所以总是会感觉到自己还在文王的身边不曾离开一样,这是说明成王想要及时与文王的德行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