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 ‘选择’ 了自己的感受,我们 ‘选择’ 了愤怒,‘选择’了悲伤”。
说实话,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有哪个正常人会去选择悲伤、愤怒或痛苦呢?我曾在日记本中写下“我很痛苦”,我是一名全职妈妈,孩子的成长一直是我’工作’的重心,头几年初为人母还未进入角色,育儿知识也匮乏,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处理方式是很不妥当的,比如孩子半夜哭闹,竟然不愿安抚反而觉得很烦;两岁的孩子打了人居然会火冒三丈。很多的做法都导致现在4岁多的孩子由于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而做出一些看似调皮的行为。2020年以来,我看了也听了很多育儿书籍,幡然醒悟,于是开始着手想要改变这一切,只是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时间积累的结果,改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生的。这个过程中我面对孩子的脾气、挑衅、和我的不亲近,很多次怀疑我的做法到底对不对,也很多次觉得煎熬、痛苦。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愣住了,是我自己选择了愤怒?是我自己选择了痛苦?起初,我和书中的蛤蟆先生一样,觉得他在胡数八道,甚至有点气愤。但是多读了几遍,思考之后,我觉得,他或许是对的,当孩子生气朝我大吼时,她没有说“你一定要给我生气”,相反,她肯定希望我不要生气,希望我能理解她,是我自己被她的情绪影响,或者用作者的话说,是我自己“选择”了允许她的情绪来影响我的情绪。但是,为何会如此?
我们为什么会在很多场合中“选择”了愤怒,“选择”了悲伤?作者说因为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以往的经历”是个关键词,如果我们对自己不了解,所谓“选择”也就无从谈起了。书中提到3种心理状态,处在不同心理状态中时人的情绪、反应都是不同的。
❶ 第一个是“儿童自我状态”,原来儿童时期经历过的所有情感都会发展演变成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以后我们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所以理解自己的童年就是理解自己的关键系线索。当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中时,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
❷ 第二个是“父母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的人时常都是爱批评人、愤怒、严厉的。有意思的是,有一类人看着不可能批评别人,也不会对别人愤怒,却时常在审判自己、谴责自己。依然也处在“父母自我状态”。蛤蟆先生就是这样,没有一种批评比自我批评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这种自我批判会让我们过得很不快乐,如何改变呢?能帮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❸ 第三是“成人自我状态”,这是最完美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不会受太多情绪牵制,不会如“儿童状态”中恐惧、害怕、自责,也不会如“父母状态”中莫名愤怒。我们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来合理行事。
由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会有这三种状态,所以当我们做出某些选择的时候是无意识地,是一种基于以往经验的条件反射,当我们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类似的情境将我们童年时的感受带回,被压迫、无助、愤怒、悲伤……我们再一次很熟练地扮演起童年时的角色,所以我们下意识地自主“选择”了与童年时一样的情绪。当我们处在“父母自我状态”,虽然我们不喜欢童年时父母的批评,但作为孩子的我们,爱着父母,虽然会逆反却在心里乃至意识层面都会承认父母是为我们好,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对,父母的批评教育都是对的。这种对父母批评行为的认可导致我们长大成人以后变成一种自我的批判,哪怕没有为人父母,也会经常处在“父母状态”中,特别是当自己做得不好时,头脑中那个声音就跳出来批判指责自己,这就是你没法幸福的原因!你想要获得幸福吗?那么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点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因为在追求幸福这条路上,自我认可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之中,我也终于找到原因,每一次发脾气,我都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孩子这么做我就会火冒三丈?每一次的答案真的都源自我自己童年的经历。育儿先育己,但愿有一天,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疯狂怒吼,我能下意识地“选择”镇定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