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离职,上个星期我在家呆了整整一个星期。本想着利用空闲时间好好想想工作的事情,以及多看点书,多学点知识,可谁曾想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看的电视剧赶上自己在工作期间半年看的了(当然,半年时间也就看了一部)。我又回想起过年回家的半个月,本来想把笑来老师落下的课程补一补,可谁又曾想落下的课程更多了。
在家和在外面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
在外面的时候白天得上班,所以只能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得到上订阅的课程,因此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对时间比较珍惜;而且在外面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与紧迫感再催促着自己往前走,因此忙碌,充实,踏实。而且珍惜自己的精力,能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回家则不一样了,所有的东西都是现成的。该吃饭的时候家人已经做好饭了,玩电脑也不受时间和网速限制,而且还有零食水果饮料。总想着再玩会再干正事也来得及,可是玩着玩着就忘了正事,拖延的拖延,耽误的耽误,计划不了了之。到了晚上也忍不住熬夜看一些低俗新闻。时间长了,虽然安逸,却产生不安。
温水煮青蛙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中愈发清晰。
又想起了半年之前我就想辞职来着,可是都劝说等到找好工作再辞职。可是直到半年之后自己都没有找好工作,为什么?因为没有去找,总觉得还有工作,因此没有急迫感,因此一拖就是半年。
于是果断辞职,有生存的压力才有找工作的动力,才能逼迫自己高密度的去思考未来。
因此有的时候适当的压力确实是对我的进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太安逸却让我觉得慢慢失去斗志。
当然,现实生活中由于生存的压力没有多少人有安逸生活的条件,但是惰性确实使相当一部分人生活的很“安逸”。但是这种安逸最终会以某种方式“回报”给我们。
忙碌之后的放松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让这种放松变味。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些软性的要求:
1.尽快弄清楚自己的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
2.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给自己一些压力。
3.多给自己安排一些事情,尽量使自己处于忙碌的状态。
4.没事了或者心烦了多出去走走,多见一些人,多遇一些事。
5.尽量少去看,甚至不去看没有意义的偶像电视剧。
说白了,之所以有的时候觉得无所事事,还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有了方向便有了指引我们前进的东西,也就不会觉得无所事事了。
有个问题突然跳了出来: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越忙碌越愿意做事情,而越闲反而越懒惰,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