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是外语老师,没有经过任何的系统培训,也没有相关的经验,要判断孩子听懂了多少英语,本是是很困难的。普通父母利用亲子之间可以随机互动的交际特点,从观察孩子的反应、侧面的交谈,或是孩子对待游戏的投入程度、他们的肢体反应这些内容着手,不动声色地在实际中做出常识性的判断和应对,本身就是尊重语言交际性的评估方法。
在这样不动声色的交谈和判断中,大人应该悄悄地埋下“中心思想”的主线,要判断孩子有没有抓住主题或是故事发展的主线。如果发现孩子几乎不能建立故事的主线,只是在跟着一些枝节内容发笑,这时的理解程度就不到位了。如果对于主线把握良好,这是可以加入一些针对内容细节的测试,比如故事里出现的具体人名、动物名等,对于细节的把握,是理解过程中语言能力比较游刃有余的一个表现。细节把握得好了,最后还可以带入一两个不能通过常识或画面推理出来、需要直接针对语言进行理解的故事特色内容,来判断孩子具体的语言理解程度。
这一套从主题到细节再具体到语言理解的测试,也可以应用到孩子的阅读理解上,特别是一些集中学习英语拼读法的孩子,会有一个朗朗的“假读”过程,而未必产生阅读理解。在克拉申博士提倡的“无压力自愿阅读”中,甚至主张根本就不需要去知道学习者读懂了多少,不要给他们带去压力。
父母英语不好,能教孩子吗?第一,在孩子眼中,语言是来跟父母交流的,他们不会意识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语言问题的存在。孩子本能地关注外语的交际性,这是他们的一个天赐优势,这时家长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纠结心态去打断交际。引导着孩子去交际、去完成任务,这才是做父母的在亲子英语中最大的价值。第二,孩子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灌水”的过程,不是灌进去什么口音就会带出什么口音的。第三,孩子口音和整个第二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不简单受制于父母或老师的口音。
因此,亲子英语的优势在于亲子之间的交际,父母的口音和其他存在的语言问题对于孩子外语的负面影响,跟他们在亲子英语中能够带给孩子的感情纽带相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及。如果非要随时去顾忌自己的英语水平,老要去查字典、对音频什么的,就破坏了语言的交际性,还会给孩子一个英语难学的心理暗示。亲子自然交流的力量得不到表现,还真不如不教。没有交际的亲子英语,其效率一定要比没有交际的学校英语更低。
我的体会:
1、在学校正式的英语教学开始之前,“无压力自愿阅读”,或者无压力的亲子英语,对于激发和保持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作者提到的“不动声色的交际和判断”,以及“从主题到细节再具体到语言理解的测试”,这对中国的家长都是挑战。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发音的或者句子里的错误,就马上去纠正,或者要求孩子对着音频再更改,完全打断了孩子用英语展开的交际。至于后面的测试方法,家长估计更难执行。所以,先做好“不动声色”这点,让孩子能自由地使用英语。
3、至于口音问题,普通的中国父母都有明显的中式口音,让我们不去计较这些“痛点”,好像也很不容易。我觉得可以试试这样做:跟孩子一起学。幼儿和少儿英语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刚好是我们当年学英语所欠缺的。跟着孩子一起学,也是一种亲子英语的方式,用学习到的内容来跟孩子交际,孩子学习会更投入、更有效。
摘自《别说你懂,英语启蒙》第六章第三节、第四节
整理: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