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本不足3万字的小说得以出版,原因只有两种:一种是作者已经成名成家,有海量追随者;一种是作品确实好,不是一般的好,好到编辑忽略一般的出版常识,认为不把它公之于众会是一种罪过。
《时间的礼物》恰恰是因为后者才得以和你我见面。它只用了两万千七千字,用了一个很小的故事就触动到了所有人的灵魂。故事并不复杂,功成名就后的“我”得了癌症,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医院里遇到了一个小女孩。这本书讲的就是“我”在这个时期的所思所想。
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故事本书,而是“我”处在临近生命终点时地回忆。回想起一辈子面对过的重要的人、重要的事以及为此做出的选择。
“我”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人,为了工作,也可以说是为了赚钱,学会了虚伪、学会了狡诈。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并且技高一筹。“我”能洞穿他们的诡计,最终把钱赚到手。也许是工作太忙,也许是你的妈妈太了解“我”,最终你和你妈选择离开了“我”。不,更可靠的说法是“我”选择离开了你们。
而书中的“你”是“我”的儿子,“你”胸无大志,见人总是和善的笑。最后安于在一个小酒馆里虚度时光。开始的时候“我”很是不解,人的一生怎么可以这样度过?只是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我”发现“你”对我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从来也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记恨过。透过柜窗,我看着你对客人笑,笑容里充满着阳光,“我”想“你”是真心的喜欢这份工作,。
书里的“女孩”是和“我”同病区的一位病人。进入这个病区意味着什么她应该是知道的。虽然她还很小,但是我们的时间都已经不长。可是“我”看不到她的恐惧,每天女孩都和妈妈做游戏,把凳子涂上红色,她用直直的眼光看着“我”,我们之间话不多,但是我相信女孩成了“我”走向生命终点旅程中最后的朋友。因为女孩的存在让”我“很认真的思考过去的人生,重新找寻活着的意义。
书中的“她”开始我认为是魔鬼,看见她就意味着死亡即将来临。从小到大,我见过她几次,那时她把我的朋友带走了。所以我很害怕见到她,害怕她就这样把我带走。直到有一天我知道被她带走只是时间问题时我不再害怕,并尝试着去了解她。原来她也不是那么无情,她也有爱,把人带离这个世界只是她的工作,但这并不是她的全部。
最后她给了”我”一个选择,人生中最后的选择,用”我”的一生去交换女孩的生命,问”我”是否愿意?这里的一生指的不只是付出我的生命(临死前的我生命也许已经没什么价值),而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记忆,”我”对别人的记忆,别人对我的记忆。也就是说,如果”我”同意这样的交换,那么”我”就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我的小孩不知道有我这样一个人存在,我的爱人从来也不认识我。
这样的交换是痛苦的,比付出生命还要痛苦。但最后”我”还是同意了这样的交换。”我”不认为这是一种伟大,仅仅是”我”生命最后时刻做出的一个选择。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想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思考过程,不一定非要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过程。
《时间的礼物》中很多场景都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赫尔辛堡的小酒馆、故乡的小路、甚至墙上的一砖一瓦。这本书存在的意义也许像他写的那样:假如你始终没办法和故乡的房屋草木、街道砖瓦握手言和,不妨试着理解和原谅过去的那个自己,原谅我们并没有成为自己曾经向往成为的那个人。
是呀!人的一辈子总要面对各种选择。选择不同,最后到达的地方也相差甚远。唯一不变的是时间总是在向前走,直到你无法再感知它的存在。而最后的最后留下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最后的存在?看完全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