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刘墉的第四本书,《跨一步,就成功》。
刘墉的书,对于有孩子的父母来说,写读书笔记非常简单,因为他的文字总是能触发为人父母者的感想。
但是如果仅仅是写一篇读书笔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刘墉的书,给予父母的不单单是启发,而是一本如何做父母的实践类教科书,读他的书,就需要实践刘墉的做法,才不算白读。
有趣的是,这套书是刘墉专为8到14岁的孩子定制选编的。
由于是选编给孩子们看的,从一个小故事拓展开去,引导孩子的大视野,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增加“成长力”。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让孩子们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超越自己。
所以我的九岁的大女儿,昨天看这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我一再催促着她去写作业,她才恋恋不舍的合上书扉。
这本书对于父母而言,又何尝不是要学会认识究竟如何为人父母,发现自己为人父母的潜力,超越自身的局限性。
从“局限性”这三个字,我想到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归结为原生家庭。殊不知很多残破不堪的原生家庭,依然能够出走出很多成功人士,譬如刘墉就是如此,9岁丧父,13岁家中失火,流落街头,靠母亲独力养大。
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又何尝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呢?
不要一味停留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多么不堪上,也不要去控诉原生家庭为自己造成了多么痛苦的烙印。
而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清除原生家庭的不利影响,让自己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不断提升自我,和谐夫妻关系,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原生家庭呢。
这本书的书名是《跨一步,就成功》,讲述了早起、演讲、打通脑里的障碍、
换个角度看世界等跨一步去思考问题的内容。
说说我自己读这本书由此引发的“跨一步去思考”的感想吧。
由于我现在是家庭主妇,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收拾家务,准备三餐。还要花五六个个小时,照顾大宝和小宝。其中为大宝辅导功课上的时间,占据三四个小时了。而这三四个小时,在某些家长那里,是完全可以省略的,而且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
因为大宝已经三年级。很多人都说,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能力了。
然后我却悲哀的发现,大宝非常需要我陪在旁边做作业,一旦有什么不懂的,她就求助于我,仿佛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大宝在读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正在工作,很多时候回到家已经八九点钟了。辅导她做功课,只好流于表面,让她功课做完就行,根本没有时间为她查遗补漏知识点,也没有增加课外习题的机会。
而我在家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辅导大宝做作业,也依旧是浮在面上。虽然陪在她身边,但是打电话、看手机不停歇,大宝一旦问我问题,就快速给她解决,而没有耐心地为她讲解题目设计的知识点,帮她夯实基础。
结果,大宝遇到不会念、不会写的汉字,不去查字典,而是找我一问了之。
大宝遇到不会算的算术,不会解的应用题,就让我帮她写答案。
至于英语,她更是巴不得我帮她做好。
我该责怪大宝依赖性太强吗?不,这都是我自己当初偷懒惯出来的毛病!
如果我不是花5分钟帮她做题目,而是花30分钟引导她思考,进而自己解决问题,那么现在我会轻松地多。
从时间管理的角度看,一天花三四个小时辅导孩子做作业,是一件极其浪费时间的事情,为什么不逼着孩子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呢?
跨一步想问题,我就明白了,根本不是孩子不独立思考的问题,而是我没有引导她独立思考的问题。
跨一步想问题,我也想明白了,如果我现在还是战略上勤奋(陪在孩子身边),却在战术上懒惰,(只图省事给个答案了事)。那么我的孩子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独立去思考。
跨一步想问题,我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不要吝惜现在花下去的时间,因为如果现在不花时间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等到了叛逆期,孩子不听父母的,培养起来难度系数会增加数倍。
这里普及一下孩子叛逆期的知识,叛逆期的原因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主要表现就是不听话,对着干。一般10至12岁开始,16岁至20岁结束,高峰年龄是14岁左右。
所以,留给我的易管教期已经不多了,我不仅不能哀叹每天要在大宝身上花的时间过多,还得特别珍惜这段宝贵的教育时间。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跨一步想问题”,不就是跳离当前的现状,从一个更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吗。
如果你能从“孩子的一生”来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还会仅仅因为学习成绩,去纠结于孩子是改上家门口的普通学校,还是寄宿到一家名校里面去吗?
问问自己,孩子暂时的成绩重要,还是一辈子的心理健康重要。再问问自己,孩子的个性是否够独立,要仔细分析孩子的性格,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孩子要呵护或者是孩子需要锻炼。
龙生九子,还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呢。何况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