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某一天早上蹲在马桶上翻看着手机,看到朋友圈里有个姑娘说报了悉尼马拉松,心里突然记惦起今年跨年夜时自己在朋友圈吹的一个牛B,计划着今年跑一个全马,然而现实是已经半年未跑步了。那个明晃晃的新年计划立的一个FLAG,就像一只大手,穿越时间狠狠的打我脸。 心一抖,查了一下悉尼马拉松的网站,还期待着是不是很难报名啊, 报名了也不见得抽签抽得中,哪里想到国外的马拉松根本不是和魔都马拉松一个行情, 交了钱就这样算是报名报上了。
就这样,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马拉松就这样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流逝无情的逼近。
八月飘过一半,想着在不远的未来还有一个马拉松在晃我眼,不由得心里紧张。八月的某一天,就这样重新启动了每天五公里的跑步习惯。刚开始几天,身体感觉异常累,三公里也要跑跑挺挺。去年天天跑,没觉得自己身体有多大变好的迹象,但是停了半年后真切的感到身体的负荷能力变得弱了不少。但是幸运的是,之前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去年一年的每月百里计划积淀的改变依然暗藏在身体的每个细胞里, 这样说的缘由是,作为一个大学里每次一千米跑步考试都难以及格的跑弱,最初练习跑步的时候,从一公里,三公里,四公里,慢慢突破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但是这次重新拾起跑步,从三公里到五公里,从五公里用四五十分钟恢复到五公里用三十分钟只用了几天时间。每天早上6:10-6:40,五公里成了我的日常项目之一。
就这样,日子飘到了9月15日。那个马拉松的日子已经迫在眉睫了。心里很是忐忑,今年还从未练习10公里,人生最远一次跑步也就是半马21公里,全马有42公里!,我不知道我将会遭遇什么。
没办法,我就是这样一个盲目乐观的愚钝的人。但是,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不好,take easy, 即使跑不起就走到终点好了。心头的乌云就这样烟消云散。领取了号码牌,顺便买了半打能量棒,然后和自己约了一个小会,品了一杯卡布奇诺和一块精致的甜点。回家还顺手买了一大瓶能量饮料,一大包士力架。顺手在网上翻看了各种跑马前的准备。
2017年9月17日 悉尼马拉松的日子。我人生中第一个马拉松的日子。
前一天晚饭后吃了香蕉还喝了一大碗蜂蜜水。排宿便是很重要的,身体剧烈活动后,跑步过程中要大便是最糟糕的。
四点起床,果然排泄顺畅, 然后吃了一大碗烂面条。接着睡了一个回笼觉。5点半起来穿战服,准备好背包,6点出发。
6点的火车站冷冷清清,早上的清冽的空气竟让我想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车站往里走,看到椅子上坐着一位男士带着墨镜穿着带帽夹克下身穿着短裤,重点是穿着跑鞋,心想肯定也是去跑马的。一种找到同类的欣喜,也顾不上我的一口烂英语,冲过去主动攀谈,果不出我预料。我对这个陌生人说,“我有点小紧张,这是我第一个马拉松,我希望能五小时跑完我的首马。”眼前的陌生人安慰我说:“没关系,享受沿途的风景!”确实,全马42公里的路程含括了悉尼所有精华景点:海港大桥,海德公园,世纪公园,达令港,悉尼歌剧院。好吧,尽力而为吧。
6点半 milsons point 挤满了人, 就像汇集大海的各个小溪流。比赛的氛围随着人群的聚集变得越来越浓烈:拉伸,慢跑。而我在焦急的找起跑线,有点晕向。看到一个中国面孔的大叔,赶快向他取经。算我运气好,找对了人, 他把我带到起跑线前,一溜的国内跑团的人,找到了组织,心情也放松了不少。我说我准备5个小时内跑完,大叔很担当的说,没事跟着我跑。他身上插了一个小旗杆,上面标注着5:00. 他介绍,他是5:00的兔子,另外一个帅哥插着另一个棋子,上面标着4:30,他就是4:30的兔子。他们本身都是跑马的高手,能够3个小时多完成比赛。这次是给跑团当“兔子”的。 兔子:(pacemaker)定速员。配速员的职责是维持一定的速度。(有个说法讲这个词源于打猎活动,可怜的兔子们其实是人类放出去供猎狗追逐的对象。想想也很形象。)大叔还给我介绍了一些跑马的诀窍:“第一个五公里时,要大大的喝一口水,然后后面要补盐丸。”看着我带着镜框眼睛,背着背包,大叔开始为我担心。“不要背包了,多负重一点,速度就慢多了。眼镜也不要带,以后最好带隐形。”这些专业人士看我的眼神就像看着一只鲁莽的无知山羊离群即将入虎道一般。但是到了这个档口,“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开跑枪声响起,跟在4:30的兔子后面,一顿向前冲。上了桥,格外的兴奋。这是只有跑马者独有的权利,走在这座大桥的桥上, 这种独一无二的视角感受太棒了。一路向前,头五公里跑得又兴奋又轻巧。有的跑着干脆停下来,在各个经典的景点自拍一阵,有各种装扮跑着:有一个顶着一身看起来就特别沉重的独角恐龙的模型外套前进,有一个胸肌特别发达的跑着一边跑一边双手各运一直篮球交替先进, 还有一个跑者背着一个外放声特别大播放器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前进,一场跑会更像一个狂欢节。
五公里过后每隔一段就有一个供给点,我自身带了功能饮料,在头几个能量补给点我都没有减速停留,一路继续向前。有去年跑半马的经验,10公里后补水是很重要的,接下来一路特别留意定点补水,吃能量胶。20公里是我的心里距离,毕竟我只有过二十公里的经验,之后我不断向自己催眠,新的五公里:1,2,3,4,5.下一个五公里:1,2,3,4,5。五公里是我每天都练习与熟悉的距离。到了30公里,身体明显很疲惫,糟糕的是自带的功能饮料已经喝完了,几次因为疲惫感袭来,不得不停下来步行。继续补充能量胶,一边鼓励自己,脚步配合呼吸,千万不能走,即使用最慢的速度,也要用跑得。一旦身体身体适应了走的节奏,就不会在想跑了,接下来还有10公里。调整呼吸,让步伐配合呼吸的节奏,用身体最适宜的速度前进,不强迫自己加速。感觉很缺水,只能期待补给点,然后一顿狂灌水。喝水的时候,摸到脸上好多颗粒,心想着灰尘这么严重,但转念明白过来,不是灰尘,全是皮肤上的结晶盐,添了下,果然咸的不行。到了32公里,大腿肌肉不自主的开始跳动,我害怕退步大范围抽筋,赶快停了下来。30公里撞墙魔咒果然不假。不能停下来,又要放松肌肉,我开始反着走,反着小跑一段。反着跑运用的肌肉角度不一样,对肌肉有放松的作用。最后一块士力架被我消耗掉。最后三公里,孩子奶奶不停的给我打电话问我到哪了,我累得差点爆粗口:踹气都累,实在没力气讲电话。最后两公里,最后两公里,周边一个女生开始加速,想着我们家弟弟在终点等我,想着他们在终点在为我加油的样子,我竟然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那种有点虚脱中的加速,眼睛已经开不到两边的人和景物,向前向前向前,一路向前,就像在一个有点模糊的虚拟跑道上一路向前,只为了那条终点线,就可以解脱了。
最后,跑过终点线的那刻,4小时44分的成绩。
停下来后,发现双腿是麻木的,现在竟然正常的向前前迈步行走都很困难,双腿、后腰开始不听使唤。可是遗憾的是在终点并没有看到期待的两个小家伙。领了奖牌靠在路边,打电话联络了一会儿,才聚到一起。小家伙们争着带妈妈的奖牌,依然是非常兴奋。
回到家已经“累瘫在床”,但是好开心地在朋友圈里分享。虽然4小时44分别人看来也不是什么好成绩,但是对于我的人生第一次跑全马,而且比我心想的5小时还稍微有提前自己真心好满足。
对于鲁莽的事后诸葛,冷静下来查了成绩后,客观想想其实自己只是在30%的水平,在一个竞技类的项目,费钱费力去陪跑一个马拉松有什么意义?这种问题,真的让人想想都好沮丧。就好像一个打了30分小朋友开心的说“哇我好棒啊,我这次没打零分,打了三十呢!”,而这时有一个90分的学霸飘过来冷冷说句“三十分,也好意思拿出来晒,六十都不到啊!”,这种想法飘过时,内心感觉很是羞愧。我得承认,我只是一个非常初级的跑者,即使跑了一个全马拉松,也并不代表什么。
但这是我一个人的马拉松,对我自己意义非凡。这个马拉松的42公里,都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累计而成,才能到达终点。这个过程的坚持,努力,还有意识之外的奋进,都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那种跑到了30公里的感觉,只有真的跑到了30公里才会感觉到,我很珍惜。下次,如果有下一次,我会更积极科学的准备,争取在最后十公里感觉轻松。(恩,这是为了下一次打脸吗 :))
此篇,为真实记录我的第一个马拉松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