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自身产品的数据后台,是上一任开发自己做的,没有产品设计,只是在需要更新某些功能的时候加进去,使用体验比较差,搜索交互反应比较慢。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自身产品的业务,进行后台的重构,一方面是技术的重构,一方面是后台呈现框架和使用体验的重构,技术我不懂,所以我只是记录呈现框架和使用体验的重构。
一、思维技术坑
做后台功能列表脑图的时候,一直跟着之前的后台模型去走,思维被限制地死死的;画完一圈后发现,这样做无异于只是做现有后台做一些简化而已。在重新思考了一遍以后,根据“使用场景”进行了功能列表的优化。其实自身产品的后台大多数都是提供查询和设置功能,使用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之前的开发是站在自己的需要去做的,所以一些没有必要的查询字段,比如userkey,openid等都加入了。在细化功能列表到字段后,我也陷入了思维怪圈,认为他们之前有的就大多数是需要的,因为怕自己不懂技术会导致一些错误。其实不然,首先产品的使用者是我们产品经理本身以及一些同事,做到简单易懂就可以了,技术上的字段只是技术为了方便自己识别加进去而已,完全可以省略掉。也许这会回归到某个伪命题,就是产品经理到底需要懂技术吗?其实我的想法是需要懂一点点,不求能帮开发解决技术上的难点,只求不被开发忽悠。说不需要懂技术,其实大多数都是认为在设计的时候会被局限在能否实现的程度上。我觉得真实的场景可以是这样,设计的时候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比如在什么样的场景用户大致会做什么样的操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交互,要先注重用户体验吧,实在难以实现最多就是退而求次优解。
二、信息分类坑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有关信息分类的内容,在简约至上一书有组织策略,我个人理解就是信息分类。比如某个功能是属于查询功能还是设置功能,子功能里面有再包含了哪些子功能,是否每个小的功能之间有重复或者有不同属的关系。我想这应该是产品经理要避免的一个坑,因为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应用所呈现出来的分类逻辑是否清晰易懂,会直接影响你的产品学习成本有多高等。但是这个目前为止,我也无法很快的掌握,目前我的死方法就是所有分类都列出来,再慢慢进行推敲,虽然这个方式消耗时间会久一点,但是思考的过程能让你看清楚想明白之前一些没有涉及的内容。在这过程中,我有因为某个地方用得多或者少,把其中某些功能单独提取什么的,但这样就完成破话这个框架逻辑,使得结构不够清晰,特别混乱。
三、设计坑
在这个后台的重构中,我这里所说的设计坑,不是指ui设计,指的是文案设计等。首先就是,文案设计必须要让使用产品的人都看得懂,不需要他们来提问等。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文笔不错的,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好用一般都是得在能用的前提下才发挥作用的。我老大说,像我业务参加这文深的人,都需要我去解释文案的意思,那我的文案就真的很失败了。文案必须要求简单简洁,要求别人一看就能懂。还有一个设计坑,就是排版。我曾经认为,只要排得整齐就行了,所以第一次设计的时候,我没有去考虑使用频率等相关因素,我就只是让他整齐就可以了。但是由于人的视觉习惯一般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照这样的习惯,你必须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去排序,而不是根据字多字少。根据使用频率大小排序,你可以避免在使用高频功能的时候,还需要接受低频功能的信息干扰。当然,你也必须在保证不对用户产生干扰的前提下,设计得整齐整洁。
四、项目跟进坑
一开始的时候,我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了很多新功能,导致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很长。但是我们只是需要尽快把重构做完。但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点,加入了很多功能,拖慢了开发进度。所以,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觉得需要懂一点项目知识。毕竟你是要确保在什么时间点,完成什么样的开发进度。很多时候,你都需要把控开发进度和评估开发周期
目前来看,坑大概就是这样,可能说起来简单,但一切还是得靠自己慢慢实践去完善。知易行难,好困,之后有想到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