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判断一个地方未来房价是涨是跌,第一个要判断未来这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还是流出的,人口流入的地方,未来房价怎么走?涨。人口流出的地方呢?肯定涨不动。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涨,东北的房价不涨的原因。
中期看土地,如果这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政府还不供给地,这个地方未来的房价怎么走?大涨。
短期看金融,如果一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政府还不怎么供地,最近货币又开始刺激了,这个地方房价会怎么走呢?暴涨。
1 为什么必须买房
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就是“安身立命”。无论穷富,都想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农民热爱土地,而城里人想拥有一个房子,和农民的朴素思想同出一辙,买房也可以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以前我看过一个调查报告,文章中提到,德国人租房人数大于买房人数,有的家庭几代人都租房住,不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准。原因是观念和我们不同,没有把拥有一套房子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还有就是德国租房市场成熟,房东不可以随便涨价,租赁者可以稳定的住在一个地方很多年,租金稳定,不影响日常生活,也不影响孩子教育、就业等问题。
国外经验可以借鉴,传统观念也应该改变,这些改变需要时间和智慧。
2 刚需买房的时机选择
刚需,经济条件允许就是买房的最佳时机,不需要观望。因为购房的目的不是低买高卖,而是为了居住。以前的经验是越等越涨价。也许以后会降价,也许以后没有“也许”。
2017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叠加效应会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凸显,房价大幅度下降可能性不大,但是没有涨就是下降了,因为你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因此这是一个难得的买房时机。
刚需买房的最佳时机就是你能交的起首付,还有还贷能力的时候。与市场的变动等因素关联不大。
我孩子在大学快毕业时,准备留在北京工作,于是迅速决定买房。开始担心孩子毕业不在北京发展,后来分析,不在北京工作,去了别的地方,再卖北京的房子也容易,于是儿子就是“毕房族”,意思是毕业就买房的学生。
当时的决定让我们一家人成为了幸运儿,儿媳说,当时那点钱买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连首付也差的很远。
3 买房地区以及具体位置选择
文章开始任泽平的语录已经给与答案:在人口流入和土地紧张的城市买房。
人口流入首推北上广深,然后就是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是人口流入和土地供应紧张的城市。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线城市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优于三线,以此类推。
至于买房的位置,也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交通、教育、文化、医疗等软环境优越,社区环境、安全等质量好的小区买房。这样的房子地区优越,小区维护好,保值升值。选择好的地段买房,哪怕小一点也没关系。
我生活在一个小城,住的单位福利房,位置、面积都不错。孩子在北京买房时,孩子说,选房思路不能和小城市相比,当时如果去远一点的地方买,可以买面积大的房子。但是那样孩子上班路上花费时间长,最后选择的房子面积小了一点,距离地铁近,工作、生活很方便,相对提高了生活质量。
4 相信自己的挣钱能力
评估自己的挣钱能力,适当借贷一部分也要买房。
购房后成为了房奴,并不是悲催的事情。要记住一点:人往往是还钱快一点,而攒钱就慢一点了。生活水平也许下降了一些,但是往常不必要的浪费也会节制了。
正确评估自己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薪是每年增长的,因此当下的借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会越来越少。比如刚买房时,选择等额还贷。如果每月收入10000元,还贷5000元,占比50%,第二年,你的收入可能是每月11000元,而房贷还是5000元,占比就成了45%。如果成家,两个人一起还贷,占比会更小。这样,还款压力就降低了。
因此,相信自己的挣钱能力,省钱能力。
当然,不是说盲目的购房,超出自己实际能力大幅度的借贷,也是危险的。会造成贷款不能按时还的风险,影响个人信誉,严重的甚至影响房子的归属。
5 年轻人购房,父母帮助,坦然接受
前几天,看小米的文章,她家买房时,双方父母都适当的给与经济上的支持,自己感到压力很大,觉的已经走向社会,还接受父母的金钱支持,感到愧疚。
其实,在这个社会,遇到困难适当从亲人那里寻求帮助无可厚非。尤其是买房这样的大事更应该如此。
亲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父母有积蓄,适当拿出帮助儿女,天经地义。父母老了,孩子也要有孝心,在父母年老以后,经济上、精神上给与照顾。
当然,我不赞成父母把全部家当给与儿女,自己养老没有保障。人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然后才有能力照顾别人。
总之,买房没有标准答案,有能力时,就是暂时困难一点也要买房,尤其是刚需,更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