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什么道理都懂,但做起事来不尽人如意,在知道与行动之间仿佛隔着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我们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计划看一本书,手机却好像和手黏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制定运动计划,却躺在沙发上暴饮暴食。
我们明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总是在做相反的事,反复的告诫自己行动,要养成好习惯,坚持去做一件事,最后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为什么会存在知易行难的情况?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本质上是动力与阻力的博弈,那么你不去做一件事,无论背后有什么原因,最终,一定是因为做事的收益比不上成本。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四个远离知易行难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
一、抛弃漫无目的的思维
我们很多次告诉自己要行动,要自律上进,不能荒废时间,做起事来却我行我素,完全把计划抛之脑后,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是无法落空的,一定得有一个焦点。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白象效应,给你5分钟的时间什么都可以想,就是不能想白象,结果却是白象在脑海中怎么赶都赶不走,背后的原因就是我们只能控制自己想什么、做什么,却不能控制自己不想什么、不做什么。
改变坏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新的行为去代替他,并持续不断地产生动力,你对生活一定有某些期待,也一定有某些需求不能满足。
当你想要满足某个需求后,不妨想象一下这些需求满足后的情景,越具体越好,场景越具体,对你的激励就越大,描绘出这个场景以后,就要对其进行分解,这就是我们之前文章中提到过的大目标与小目标,逐个的再去攻克,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二、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
很多人给自己制定了过于复杂的计划,过于复杂的计划会使你内心感到畏惧,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今天还有多少任务没有完成,偶尔一两天没有完成任务,就会成为压力,让你感到压迫感,使心情沮丧,导致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发生。
更好的办法就是,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通过一点点的积累,慢慢对其进行优化改造,最终实现制定的目标。一点点的积累可能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是完成的可能性会更高。
三、用产出倒推行动
习惯之所以无法坚持,一部分是因为缺了奖励这一环,变得难以持久的运转下去,让自己获得反馈和成就感就能够增加坚持下去的动力。
产出不一定是具体的产物,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满足感、虚荣心,也可以是别人的感谢、认可和称赞。他们会不断强化你的存在感,使得你能够持续努力。
四、以量化代替定性
把收益和风险量化,用量化的思路去思考事物,量化的东西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能够直观的看到收益和成本,就能够成为不断鞭策你前进的动力。
总结:
这四种方法就是在给我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实现自己行为目标的空间,通过自我激烈和外界的刺激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最终做出正确的行动。
知道与行动之间的确隔着一座很难逾越的大山,但是很难逾越不代表无法逾越,只要我们想提升、方法对,就一定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