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有场培训,想着还是一早把千字文写了吧,好久不写,怕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慢慢就松懈了,既然身在出租车,那就心系朋友圈吧[憨笑]
《联想的管理》是我进公司之后开发的第一门课,然后每年就在入模子班上讲两次,每次我都要重新来过,把12年做“薪火计划”时编写的怎么讲这门课的攻略看上几遍。一直以来就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一门老课如何准备呢?内容似是而非的熟悉,逻辑朦朦胧胧的顺畅,细节七七八八的准确。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状态,认真备课吧,其实也没啥可备的;一点不备课吧,那就是纯属找不自在。但是相比一门新课,所有老课都有这个问题,介于可备可不备之间,心思不稳定,很多时候匆匆忙忙捋一遍,其实反倒增加了临场回忆的紧张感。这个问题由来以久,特别是我的老课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就越来越突出[擦汗]
从2014年算起,到这次入模子结束,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蒙眼狂奔,突然,我自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备课方式:
1、做一遍PPT。从14年给拜博入模子算起,我有意识做到一件事:给子公司讲课,用子公司模板。起初这个做法是为了让学员看到熟悉的模板,潜意识里会认为这是自己公司的所以,在需求沟通阶段我通常都会要一个对方的PPT模板,然后把原有的内容一页页放到新模版里。根据需求,调整顺序和重点,其实就是重新思考了一遍。“开发式备课”对于我来说效果远好于“记忆式备课”。没想到对学员一点心意,反倒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憨笑]事实证明,只好我这么备课,效果一般都会不错
2、持续改善。只要一上手做PPT,那就自然而然地会有所调整和改进,而且往往是一开始“激发兴趣”的环节,这个处理得好,学员临场的状态容易被调动起来,我自己也跟着投入进去了。当然,也有根据需求大改的,框架逻辑重新来一遍,新素材新案例新讲法新练习自得其乐,期待上场
3、吐血的那句话。我做过最夸张的一门课有三百多页PPT,这些内容是无法记忆的,死记硬背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专注于每页PPT最核心想传递的信息,所谓盖帽子怎么盖,这页的目的是啥,在联想称之为“目的性极强”,是方法论的总纲。围绕核心组织事例和逻辑,语言就是临场靠积淀来发挥了
这三条备课心得,算是我三年来探索的结果吧,从中也更加了解自己。根据MBTI的框架,我是“S”,实感注重细节,能看到页上瓢虫的斑斓,才能想见宏大宇宙的玄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