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备课有一个误区,讲课文总是先讲作者。对于有些作品,这样讲是正确的,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必定讲了作者曾经在剑桥大学读书,现在又回来重温当初的时光,出于对母校的眷恋写了这首诗,才能理解诗歌里的意象。
没有这个铺垫,就不容易理解作者为何将剑桥大学的景物写得如此热烈,美丽。比如将夕阳下的柳树比作美丽的新娘。康河里的水波默默念情,水草饱含深意。这些景物都寄托了作者对康桥对母校深深的怀念和留恋。时光一去不返,作者也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深情。
这是现代诗,知人之后再知文。不知人必然对文也不知。可古文就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记得自己第一次讲的时候,总是按照作者,背景,课文这样的顺序安排课程。机械且没有效果。如今发现,古文讲的都是古人的故事,比如《鸿门宴》明明是两大英雄的对峙,人物形象突出鲜明,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在人物上。
之前教学,讲了作者背景后,时间已经浪费了大半,再关注课文已是时间不足,反而成了虎头蛇尾,颠倒轻重,弄巧成拙。就好像很多红学家都在研究曹雪芹,把人们拽到云里雾里,对文本本身却不甚了解,只有蒋勋最终让人搞清楚了《红楼梦》本身。
明白了这点,幡然醒悟,司马迁跟要讲的课文根本没有关系嘛,不就是两个古代英雄吃了一顿饭,我们就把这两个人的来龙去脉弄明白了,然后再弄懂饭桌上进行了怎样的交锋不就行了。
吃饭的空顺便了解一下人物的性格。刘邦得民心,处处有人帮,敌人的属下都被他收拢。而项羽优柔寡断,重情义,心肠软,有人向他进言还被他告密丢了命,为他卖命的都被他一一否决,用人有疑,不相信他人,独断专行。
所以,最后四面楚歌,败在了刘邦手里,自刎乌江。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是性格因素。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