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莎士比亚《暴风雨》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第二幕第一场,安东尼奥怂恿塞巴斯蒂安弑君夺取皇位,而塞巴斯蒂安犹豫不决,于是安东尼奥便说出了这番话语。故原意上的的这句话其实并不光彩积极。但语义是具有弹性的,我以此作为开头取得是其积极之意,意为“辞旧迎新,展望未来”,正好对我来说,这句话也对应着从高中到大学这一人生阶段的转变,所以谨以此作为开篇。
一、“差异,巨大的差异”
说实话,高中和大学生活体验是截然不同的。高中目的明确,作息规律,每天课程排得满满当当的,上完课以后便是漫长而又短暂的晚自习。生活中充斥着试卷与刷题,但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动也给这段时光增添了不少趣味。
而大学则不然,从校园环境方面无疑是比高中大了不少,与其说是一个学校,倒不如说是一个缩小的社会,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学校都有对应的设施可以解决。
而时间方面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较于高中,每天都安排的明明白白,除了偶尔的调课换课,基本上别无差异,大学就显得松散弹性了许多。虽说课程还有基本的规律,但是出现了许多的空课时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没有了学习委员的监督,一切的一切都是靠“自觉”二字完成。
课程学习更是如此了,有的课程收获满满,但有的课程却又让人感觉分外鸡肋,所以对待课程的态度也产生了不同。在高中没有人敢轻言这节课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到了大学,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去判断哪节课应该认真听讲,哪节课又应该给自己找点事做。
人际交往方面也不例外,高中大家朝夕相处,打打闹闹欢欢笑笑分外温馨热闹,但大学对于班级的归属感降低了,“同班不同学”和“宿舍舍友”等机制让班级少了些人情味多了些距离感,甚至一学期下来竟然还有同学不知道自己同班同学的名字,实在是差异巨大。
二、忙,但不知道忙些什么
我想这句话是对大学生活的一个很好总结。感觉每天都满满当当的,但是相较于高中却更加迷茫,于今天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感觉也没做什么事情,但一天就是过去了。我想,目标的缺失,正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我们高中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像样的大学。无论情愿与否,无论明不明白大学的意义,社会裹挟着我们,塑造着我们,让我们夹在主流的浪潮中蹒跚前行。所以你去问一个高中生,你想要干什么?大概率他们会回答考大学,甚至有些同学更是会直接了当的告诉你我要考哪所大学。但如果你问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你想要干什么?大概率可能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得过且过,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来,不着急的,还有几年呢。”这是开学以后萦绕在我心头我耳边的一种声音,也许更是很多人的写照。这种话语拥有着致命的甘美,诱惑着你停下步伐,让你不再努力寻找人生意义和阶段目标,让你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所谓大学自由的幻想之中。
我害怕了,我害怕听从这个话语,让自己堕落于所谓自由的泥沼中;但我同时也迷茫了,迷茫于对未知未来的追求中。正是抱着这种矛盾的心态,我过完了大一上的生活,争取着不知为何而争取的职位,拿着不知道为何而拥有的荣耀,修着看着还算不错的绩点,过忙碌但又空虚的生活。
就这样拿着返程的车票,回到了我离开的地方。
三、我......该去往何方
回到家后,我询问我的父母,他们当时上大学时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上大学的意义又是为了追寻些什么?在他们的讲述中,我渐渐勾勒出来了一个模糊但有力的答案。
大学,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句话很大,也很空泛。我们哪个阶段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呢?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甚至现在幼儿园都卷起来了。
但大学的意义不在于这句话中的“更好的”,而在于“自己”。自幼儿园开始,我们便开始学习各种科目,直到高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进行筛选,我们每天的学习功课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好更加拔尖,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但说实话,从事着同样的任务学着同样的知识,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我想并不是。
有的同学擅长学习,有的则不然,可能更精于体育或是钟情于美术,或是热衷于其他活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大学前我们却又是一样的,一样的在学习在成绩这条道路上比拼着。直至大学学前都是如此,但大学则不然。
他给予你的空闲的时间,他开设的多方面的课程,他容纳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无不鼓励着你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让你成为你自己,让你不再局限于一条狭隘的赛道步履蹒跚,而是解开镣铐,在更广阔的天地撒腿飞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踩到坑,跌倒沾满泥泞,但那又如何呢?洗干净重来就是了,大学的试错条件是很轻的,基本上没有成本可言。而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发现不一样的自我,真正让你成为你自己的自我。
所以,我想要过一段有意义的大学时光,我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要不断探索,不断求知,不断进取。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谨以此篇开启我大一上的寒假,同时也开启我之后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