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 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禁盗贼”。
汉代的乡里制度,包括乡、亭、里三种机构。古代的乡设有有秩、三老和游檄等职位。
有秩又叫啬夫,是乡里的主事长官,其需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有时还会设置乡佐,作为副手专门掌管税收。
《续汉书·百官志》:“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
三老是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乡长。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
游檄,乡官之一,掌捕盗。原为泛称,意为有秩禄的官吏中最低级人员。秦末始为官名。汉沿设。掌巡察缉捕之事。魏、晋、南北朝多沿设。后无此名。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八《乡亭之职》。
游檄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有些江湖味道,毕竟对付的是江洋大盗,所以名字带点儿浪子味道。
--时与猫璞古文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