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想继续追求学业的心摇摇又摆摆,既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以往的惰性来培养新的学习习惯和高效专注力,又不愿忍受偷懒时、注意力不集中时、各方压力太大而焦虑时的愧疚自责和虚度光阴;既想通过考研来丰富学识提升学历以次获取好的就业机会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又想摆脱年龄、技能、工作和外界认同感等各方面压力快速挣钱获取自我认同感、获取爸妈的认可。多年如此,都这般饱受“选择恐惧症”的心理折磨,什么都想选择什么都不愿放弃,在痛苦折磨的舒适区里起起伏伏。不改变,余生也将一再重复同样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折磨。
本周高开低走,任凭自己懂了自身局限和缺点,也懂了如何改变,但一旦陷入纠结中就只有躺平这唯一选项,但是,分明稍稍努努力自我控制一下就可以从躺平中崛起。
成年人的选择和行为本来就伴随着各方面的压力,虽然任何选择都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但若是选择了并全力以赴就能有效的降低这个机会成本。在本周后一天半的纠结过后我选择了去找工作,既然杂念太繁杂,无法全力以赴地学习,那就去把杂念一一缕清楚并付诸行动,心猿意马只会忧虑更甚,不断实践才能让自己从各方执念与忧虑中杀出一条血路。
我过往的经历一直都在渴求摒弃一切杂念只为求学,我把自己的一切目标都定位为摒弃杂念这一心理行为本身就是虚妄,人生目标或者每一个小目标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事情,因为只有客观的东西才有完成的标准,心理行为这一主观思想无始又无终。而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一直都在坚持与放弃中徘徊不就是因为没有把自己想要的目标具体化吗?没有具体化意味着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也就容易心理内耗并因此逐渐降低心气和向上进取的心理能量。
我过往还一直存在着非理性的信念和失败归因:
1.我认为没有体面的学历和工作就是没有出息没有前途就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就一直沮丧、消沉和绝望;
2.我认为每天做不到灭一切人欲只学习以及不能高强度的学习就考不上大学和研究生,就是自己能力不行三心二意就是耐不住寂寞和孤独就是没出息,所以就一直沮丧、消沉和绝望;3.我认为我没有能力独立地做成任何事做任何改变,所以一直沮丧、消沉、不思进取。
绝对化的自我要求以及思维方式的过分概括化加上一个意志薄弱执行力差的我,沮丧、消沉和绝望就成为了我的常态,也就让我纵容自己长达多年都待同样的境遇和思想里。
暂不要求做成任何事任何成就,就做事和日常交友而言,都需要不断的获取认知、升级思维、改变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能够发现机会并能抓住机会。
“一辈子做成一件事就足够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只做一件事,任何一个社会人都有很多的社会角色,一日三餐尚且都需要很多选择行为和目标的参与,又怎么能灭除一切人欲只为那一件事呢?而做成的那一件事同样需要无数个选择行为和目标的参与,也就更不能灭除一切人欲只为那一件事。所以,所谓的一辈子只做成一件事,大抵是这一件事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指导着人生方向,次要矛盾与抵达主要矛盾这一人生方向相伴相生,偏离得远了就拉到目标上,近了就加速脚程,负担重了压力大了就减一下速,只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哪怕偶尔躺平一下也没关系。所以,我只要坚定考研这一目标,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了,该难过焦虑的时候就允许自己躺平一会儿,实在排解不了就去直面焦虑解决问题,状态恢复了就快马加鞭的赶路。
我一定要把书读下去,然后走出自我走向现实。考上研我就能读更多“书”,获得更多认知,更快的完成思维升级,更大跨度的进行自我改变,所以,我一定要加油不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