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有那么大影响吗?早期教育相比成人教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他们认为,一个成年人个性的塑造,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对挫折的态度,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兴趣等几乎一切心理状态,其实都是对童年经历的重复。
成人的很多毛病都是小时候“养”成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轮回”。
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的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中就指出,在童年阶段,尤其是0~6岁这段时期,不同类型的抚养方式,使我们最终成长为不同的人。
他指出,在0~6个月,会形成一个人最初的、最原始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边界感;在0~3岁则主要是依恋关系模式的建立;而在3~6岁阶段,则主要侧重的是一个人良心的培养。
1、生命最初0~6个月所形成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弱的人,通常不容易信任他人,在人际关系中非常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敏感多疑。一般来讲,他们更容易抑郁神经质,更容易冲动,也更容易体验到持久的、彻骨的空虚。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母婴实验发现,缺乏共情能力的抚养者,往往会培养出自我价值感弱、低自尊的孩子。
很多养育者都更多地侧重婴儿的生理需求,比如吃喝拉撒,而没有太过关注婴儿的情感需求,比如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而不是婴儿感到舒服的方式来抱他等等。
持续忽视婴儿的情感需求,那么婴儿对周围环境的体验能力会被削弱,他会对自我的感受和价值产生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会向外寻求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讲,就会慢慢地形成一个“虚体自我”。
由于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不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会被压抑进潜意识,在人成年之后,这些潜意识仍然在发挥着重大作用。
比如一直存在潜意识里的“虚体自我”,会倾向于从外部定义自己,它的中心主旨就是要不断地取悦他人,尤其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有重要影响力的人,一般是上司、父母、老师、考官等 。
虚体自我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现实的成功,来获得他们在婴儿时期被剥夺的权力和自我价值感。
作者在书中举了伍迪艾伦的例子,伍迪艾伦的父亲不务正业,经常换工作,母亲脾气暴躁,经常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打人。
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和争吵的家庭中,伍迪艾伦变得很不愿意接触他人,因为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混乱。
这样的性格特点延续到了他成年之后。他不会跟陌生人友善的问候。即便跟熟人接触,他也会感到很不自在。
直到40岁,他睡觉还必须要开一盏夜灯,并且还要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检查一遍,以确定家里没有坏人。
在他51岁的时候,他甚至说,自己每一天都在认真考虑自杀的可能性。
即便在电影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仍然有一种强烈的失败感。
可以说,伍迪艾伦是一种典型的有人格障碍的成功者。尽管外在光芒万丈,有钱,有地位,有权力,但这都无法弥补他内在的无能感和低价值感,这种严重的人格障碍或许是导致他后来对养女性骚扰的原因之一。
2、在0~3岁培养的依恋关系模式
0~3岁这个时间段,对孩子来讲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阶段刚好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神经网络构建的关键期。
脑神经科学家发现,假设一个婴儿在0~3岁,被一个毫无共情能力的抚养者抚养,他们的脑电波模式会发生改变。被改变的大脑模式,相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可见,童年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确是有更持久更深远的影响,因为一旦一个人的大脑结构模式比较固定,那么后续想要改变,就会非常困难。
根据不同的抚养方式,作者在书中引用了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依恋理论,将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情况分为四种类型。
第1种类型:回避型依恋模式
顾名思义,回避型依恋者往往比较抗拒人际关系,害怕或者不愿意跟他人有亲密的交往。他们喜欢独来独往、自给自足,从不依赖他人,也不轻易让他人依赖自己。
他们不愿意在情感上投入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对情感的尝试也都是浅尝辄止。相比谈恋爱,他们更爱工作,更爱独处的自由。
回避型依恋者,一般在童年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很多的拒绝、苛责或者情感上的忽视,导致他们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或者心存恐惧。他们害怕伤害,害怕被拒绝,为了保护自己,他们选择在被拒绝之前,先拒绝他人。
第2种类型:缠人型依恋模式
缠人型依恋模式,也可以称为依赖型依恋模式。这些人渴望亲密关系,渴望跟他人产生强烈的情感连接,否则他们会感觉到异常的孤独和不自在,他们必须把自己和他人绑在一起,才感觉到安全。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了伴侣之后,会很迫切的想要跟伴侣同居,从而使关系更加稳固亲密。
出于对爱强烈的渴望,他们很容易把身边的伴侣理想化,一旦这个伴侣抛弃了他,离开了他,他就会感觉痛不欲生,感觉自己的人生跌入谷底。
第3种类型:混乱型依恋模式
这种类型的依恋者兼具前两种类型的特点。他们的内心非常矛盾,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拆穿。渴望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又发现他们很难真正去信任和依赖他人。所以他们在关系中总是忽冷忽热,若即若离,变幻莫测,令人费解。
作者在书中指出,85%的混乱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都遭受了严重的虐待或情感忽视。
这些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就一直处在矛盾和冲突当中,他们一方面想要靠近自己的母亲或者父亲,把他们当做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被父母指责、谩骂甚至殴打。所以他们就一直在这两种状态中徘徊往复,渐渐地形成了混乱型依恋模式。
第4种类型:安全型依恋模式
在人群中有将近50%的人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多半都能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父母经常跟他们互动,进行大量的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他们的情感需求获得了很大的满足。
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爱、温暖和安全,所以他们在成年之后很少会产生真正的空虚感。
由于他们的自体在童年时期获得了充分的肯定,所以成年之后,在和伴侣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很少指责伴侣,很少无缘无故玩失踪。
他们总是积极回应伴侣的需求,就像小时候父母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一样。当他们跟伴侣产生矛盾、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也很少会对感情丧失信心,而是通过这些琐事来发现彼此的差异,进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讲,一个人在童年早期所接受的抚养方式越固定,那么这个孩子的依恋关系模式就越会朝某一个主要的方向去发展。
等到长大成人之后,这个关系模式会持续。想要改变这种模式,需要巨大的外力作用,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没有自身强大的毅力,旧的模式很难被替代。
这更加说明,越早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越容易收获幸福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否则等到他长大成人之后再去改变,会很容易产生一种逆水行舟的无力感。
3、良心的抚养主要在3~6岁
每个人都有天使和恶魔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心或者说没有培养出良心,那么人类贪婪、残酷、坏的那一面会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良心也是自制力的一种体现。比如说,你在餐桌上看到很多你喜欢吃的食物,但是还没有到饭点,那么你需要管制贪婪的本能,延迟自我满足感,等到其他人都到场之后再开动。
这些基本常识其实是小时候父母教给我们的。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这么做,有些小孩子很没有餐桌礼仪,完全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些行为会让他人不悦。
一些宽容的大人们自然不会跟小孩子计较,但如果这些坏习惯在小时候没有被纠正过来,那么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坏习惯可能会继续延续下去,或者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在其他事情上,从而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
前一段时间非常著名的章莹颖案,里面的杀人犯克里斯滕森就是一个非常没有良心的人,他的“残酷冷血”跟他糟糕的童年经历脱不了干系。
据调查,在童年时期,克里斯滕森的母亲是个酒鬼,喝醉了之后经常拿克里斯滕森当出气筒,他父亲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殴打他。
他的父母亲关系非常不好,经常当着他的面吵架。在关系紧张的环境中长大,以及小时候受虐的经历可能是他心理畸变的雏形。
这个案件有一个很“讽刺”的地方在于,在章莹颖量刑快要结束的时候,克里斯坦森的父母仍然在法庭上极力为儿子辩护,甚至在法庭上大打感情牌,失声痛哭。
他们认为儿子虽然犯错了,但杀人也是情有可原的,罪不至死。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克里斯坦森的父母在小时候就没有给他培养出一个正确的、善良的良心,导致他在歪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如何改写糟糕的原生家庭的剧本?
一般来讲,一个人在成年之后,它的依恋关系模式、自体感的强弱、良心的善恶,基本都已经成型。想要改变,是很困难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做出一些努力。
01、回忆自己过去的成长经历
作者在这本书中指出,一个人当他了解了他过去的经历,知道自己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人的时候,他的内心里就会种下一颗改变的种子。
就像荣格说的,一个人的潜意识得以呈现,那他的命运就开始改写。
02、内省
想要真正改变过去的经历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我们还需要内省。很多人会把内省看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但其实内向的发生,需要情感和理性的双重体验,仅仅只是在头脑层面意识到问题,是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
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是动态画面,很容易勾起人的情感共鸣,所以你可以想象,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如果自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那么你看到这个主角从小到大的经历,你会作何感想?
你觉得他过得好吗?值得同情吗?可爱吗?善良吗?你觉得他未来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如果你转变身份,变成这个电影的导演,你希望他的人生,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03、少分对错,多看有用没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进行内省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对你的父母或者其它养育者产生一种深深的怨恨感。
你可能会把你的苦难经历,自己命运的悲剧,都推卸给他们。你或许会觉得,如果自己在童年时期获得足够的爱和呵护,你的命运会完全不同。
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成年人应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疗愈自己,显然,责怪父母是无济于事的,不仅会让自己深陷原生家庭的“轮回”,还会继续恶化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更加没有完美的教育,父母也是人,他们也会面临生活的诸多挫折和痛苦,他们的父母也可能同样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温暖、肯定和爱,也没有告诉他们缓解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有出错的地方,难免会给孩子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
与其一味地责怪、怨恨父母,不如仔细审视自己小时候到底受到了怎样不健康的、不好的抚育方式,从而通过反省,或者他人的帮助来改变自己。
04、积极创作
我们也可以通过创作来疗愈自己,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慰藉。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它可以将内心的冲突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而不是变成一种扭曲的、狭隘的、充满怨恨和抱怨的心理畸形。
你可以从自己的故事开始创作,像一个编剧一样,从自己能够记起的事件开始写起,情节越丰富越好,务必写下真实感受,和对事件的原始解读。
当你把心中积压已久的东西变成一个个文字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把自己的潜意识呈现为意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帮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让自己更成熟、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