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表达自己”,是相当广泛的概念。我们张嘴说话,总是想要表达什么。
而需要“战胜不敢”这种程度的表达自己,一般是需要站上讲台,或者面对陌生人,又或者是针锋相对的场面。
所以面对这个话题,我打算分三个部分写,第一部分是演讲,即站上讲台的这种。第二种是破冰,就是和陌生人相处的勇气问题。第三部分是撕逼,也包括日常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之所以把站上讲台的放在第一个,是因为,演讲这种形式,最需要勇气,但又最好解决胆量问题。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种其实是最好解决的。如果以可准备程度为x轴,紧张程度作为y轴,那么我会把演讲放在这个坐标系的右上角。(如下图)
作为一个搞砸后丢脸范围最广的活动,当你说:我希望自己敢上台做个展示。此时你对这场演讲效果的预期,其实低于其他两个活动的。
你想想,说起敢和陌生人讲话,你对自己的期待肯定不是和对方say hello那么简单,你至少希望和他有来有往几个回合,摆出宾主尽欢的姿态。说起敢和对方辩友针锋相对,你对自己的期待肯定不仅仅是站起来对他大喊一声:“你说的不对!”,而是有理有据的说出一大段来说服他,显得自己博古通今颇有思想。
但是,如果说敢做个演讲呢?
你对自己的期待大概是——声音稳定的念完一个ppt或者背完一个稿子。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是乔布斯,也不是雷布斯,我们不需要多有感染力,对于一个连台都不敢上的人来说,能站上台,把这个演讲顺顺当当完成就行了。
这种期待下的演讲,相对于需要互动的破冰与撕逼,是一个单方面输出的过程,再加上可以提前准备,难度系数刷刷下降~
所以,朋友们,对不敢表达的你来说,其实演讲是最容易跨过的坎啊!
你想想,你把ppt做好,稿子写好了,这件事已经做了一半啊!后面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让自己站上讲台,怎么和心慌手抖做斗争,把肾上腺素稳下来了。
从心理看低演讲这件事之后,这里我可以告诉你怎么解决“不敢”这个问题了。
很简单,只有三点,看完可能让你有点失望。
1、想一下隔壁老王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模样,告诉自己我也想这样。
2、报名。自己下不去手就要朋友报名,总之就是把名字报上去。
3、准备,尽己所能的充分准备。不仅仅是写好稿子,还要大声的把它念出来,如果是大场面,一定要提前彩排,问问前辈经验,并当着自己朋友的面试讲一下。
我觉得对于研究生来说,没有说“不敢”的机会,因为每个学期总有那么几次汇报,如果排到你,是你就是你,不管你敢不敢,最后都得硬着头皮上。一年下来,再不敢的也变成了老油条。
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你要给客户展示你的产品,你要向老板汇报你的工作,你没有退路,除非你不想赚钱了,你失去了说不敢的资格。
有机会说不敢的人,大多是大学生,或者初入职场,不需要独当一面的新人,因为你还有逃跑的机会。
但是你又说自己“不敢”,那就说明你知道你总有一天要站上讲台,你知道有些东西必须通过站上讲台才能得到。
你心里衡量了下大庭广众之下丢脸和这次站上讲台的收益,你觉得:逃跑也没有什么嘛,这东西我不要了。
你可以每次都说不要吗?
不能的。
写到这里想起白诗诗曾经在公众号上发过的一段话。
“在某些关键时刻,那些自己未尽全意的时刻会反噬你的心灵,日积月累变成不可逾越之魔障。”
在无数个可以站上讲台的机会面前,你一边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放弃,另一边又很清楚的知道你总有一日不得不站上去,在无数次放弃后,你怎么知道你不会在最紧要的关头,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勇敢的经验,所以选择了放弃?
对于大学生和新人来说,当下每一次站上讲台的机会,都是给未来站上讲台的自己一次彩排的机会。在无数次登上讲台,习惯讲台之后,当重要的机会来临,你才会清晰的知道——我可以。
所以,对于不敢说的你,先摸着自己良心问问自己:“你想要得到这次彩排机会吗?”回忆下隔壁老王演讲时的神采飞扬,想想你总有一天和他一样,需要站上讲台去争取你要的东西。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登台,而是为未来的一次彩排。
去报名吧,从最普通的机会开始。社团活动的主持也好,课程小组展示的发言人也好,不要再对自己说“好像不去也不会怎么样‘”,而是不断告诉自己“我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告诉自己“这是我在为未来重要的那次彩排,失败了也没什么。”
当你做好心理建设,决心想要成为那样的人,请一点也不要迟疑的去报名。趁着这份鸡汤的热乎劲,把自己推上绝路,不给反悔的机会。自己下不去手就告诉同学和朋友:我很想试试,但是我下不去手,帮我报个名吧!
报完名了,就是准备了。
怎么准备,其实有很多人讲过很多技巧了。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彩排。对着镜子也好,找个朋友也好,把你要讲的东西大声的讲出来。如果是比较大的重要的场合,还要提前去了解现场熟悉现场,问问前辈会遇到什么问题。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国旗下讲话。
我一个人站在升旗台上,下面是乌压压的人头。
那也是我作为全班最矮的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的头顶。
我搞砸了,我不仅念的非常慢,还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峰”念了两遍。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当然不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的头顶,过于激动。
我还记得我站在升旗台上的感受:紧张,从心底开始发慌,仿佛站在云端,摇摇晃晃,举着话筒的手哆嗦,大脑放空。
当我举着话筒,开始念稿子,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校园很大,声音扩出去之后会有回音,回声和我念稿的声音叠在一起,有那么几分钟,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讲到了哪里。
现在的我回头看当时的我,只想说一句“活该!”
如果我提前把稿子读的够熟,哪怕我非常紧张,我也会一口气把稿子念完,而不是念到一半结巴了一下,然后被回音带跑。
如果我提前问问之前国旗下讲过话的同学,台上是个什么情况,我会知道有回音是正常现象,不会更加紧张,导致更尴尬。
但我也感谢当时的自己,虽然我被同学笑话了一阵,但是我也记得稿子念到后半程,我忽然觉得上台这件事也就这么回事。是的,就这么回事,没我一开始想的那么可怕,尽管现在要我站上讲台,我还是会觉得紧张。
这么多年过去,就算是我的闺蜜,也不记得我初中曾经做过国旗下讲话,还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峰”念了两遍。
我仍然害怕站上讲台,但是我获得了继续上台的勇气。
希望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