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学经济的大三学生,都说大学里,大一最清闲,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大二相对轻松,但是可以思考未来的出路,大三开始忙起来了,因为要上专业课,大四就到了做选择的时候了,要么考研,要么找工作,要么国考,等等等等。曾经我也是听着学姐学长们的指导走过来的,不过理想与实际实在相隔太远,以至于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走了弯路。
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校社联。带着未脱的稚气,和社联的人相识。一段时间以后,你眼巴巴看着别人成群结队,看着别人嘻哈打闹,看着自己仿佛是孤立的个体,既纳闷又不解,大家都是在同一时间入的社团,又没有缺席任何一次活动,虽说自己不大爱说话,但至少自己也都曾微笑示意从未恶意相向,为什么总会是这样的结果?以为本本分分的做一个社员的事情就足够,殊不知别人私下会约着一起出去玩耍,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唱K,一起玩手游。不过,像我这样内向腼腆的人,别人约了一次就鲜有第二次,我默默猜想任何一次出游活动其实就是双方的一种试探,爱好趣味相投的人会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而其他“不合群”的人自然会被划到圈外。所以大一适合用来找到自己的圈子,因为你后来三年很可能就和这群朋友一起过了。关于学习,我们很多人没上大学以前都曾对大学抱有很多天真的愿望,而只有真正进入以后才发现,大学并不是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天天都像放假,没有作业,好玩的特别多,想怎么撒野就怎么撒?不存在的,不可能的,不会实现的!因此很多人大一上学期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倒不如把高考的紧张都放下,做一个随自己爱好行动的人,因此 ,大一还有一件重要的是,就是培养兴趣,培养爱好。
大二了,有的人退了社团准备好好学习,有的人继续留在社团里培养萌新,都是不错的想法。我的大二属于第一种,这一年我的目标是,拿奖学金。抱着这个念头,我排除一切杂念,其中包括做兼职,考证,和学习无关的一切事物。结果是我确实拿到了奖学金,这一刻的欣喜让我骄傲,让我陶醉,让我自豪。虽然平时有时会觉得无聊,但都一带而过,选择了一种既不浪费钱又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的方式:蜗居寝室。于是消遣的方式只有一下几种:看剧,逛淘宝以及其他。现在想想这显然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事情,这种失败,都源于没有兴趣,没有爱好,就像时常能看到的那句话:我们都是一群很平凡的人。而我显然已经超乎了这种境界,平凡到让自己颤抖。
大三,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专业前十的各项证书,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成绩好也不仅仅是拿奖学金,考证也是一种能力的证明,而我,只是在别人准备考试的时候,选择了安逸。这一年,除了英语四级,我没有其他任何证书,就连学校的竞赛,也没拿一个奖。回顾我的大一大二,可以说是很失败了。有一句话我们很早就听过:大学再也不是一个只看学习的地方,而是综合素质。比如说:社交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管理时间的能力,以及计划生活的能力 ,只有这些能力都具备了,才可以说自己是受过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学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能不能用,怎么用,就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我的大三已经快要过去一半,唯一能做的,不是叹息过去,而是,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