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书看到一句话,“人不必待仕宦有职事才为功业,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即功业也。”意思是说,人不一定非得做官了才算建功立业,只要处处尽力,对人对事有帮助,就算是功业了。正处在迷茫期得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像一个久病乱投医的病人,总算是找到一口还算治愈的心灵鸡汤了。
喝了它暂且抵饿解渴吧!
记得大学毕业那会儿,借着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战术,竟然让我迷迷糊糊的考了个公务员,然后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一个离家30多公里的乡镇工作。要知道,30公里的距离从我们这个五线小城来讲,真的是非常远了,只是当时青春年少,面临对未来的无知和无畏,我直接把铺盖从大学宿舍搬到了乡政府大院。
现在回想起来,大度的领导,热心的同事,淳朴的群众,圆滑事故的新型乡绅(村干部),再加上偶尔冒出的“刁民恶霸”(会有一些无赖非访户),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社会学教科书。我甚至还学会了锄地种菜、吵架劝架等连我自己都从没想过的技能。在乡镇工作虽然孤寂但却充实!
都说80零后没赶上好时候,这话真的不假,从我11年参加工作开始,上级部门和社会媒体渐渐对乡镇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任务抓的又严又实,和以前乡镇每年最大的任务是防火不一样,现在的乡镇,党建工作、综治信访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等等都是重点工作,夏秋防火都变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一个子内容,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乡干部基本上日常六点出门九点到家,忙时可以连续一个月吃住在乡镇(每个乡干部的不一定都有办公室,但每个乡干部都有住室)。
苦逼的乡干部累成狗啦。要加班补贴,乡里没钱!过节发福利,谁有这个胆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中秋节,大家都蹲在地头防火,领导偷偷给每个人发了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块月饼,一个苹果,一根火腿。哈哈,跑题啦!
工作时间久了,问题就出现了。一方面,我大学学的理科数学专业,一下子弃理从文,改学农村通俗社会学,说实话我学的非常艰辛,社会礼仪尤其是酒桌礼仪怎么也领会不到精髓。另一方面,随着结婚生子,家庭方面需要我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上班第二年我就搬离了乡政府大院,开始了每天60公里的奔波。繁重的工作压力和遥远的上班距离,使我完全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
在乡镇工作,六年之后,我通过了市里的遴选考试,改学城市社会学。
我从来不会感叹社会不公平,比如有人千辛万苦谋得的一份工作,有的人只需要父辈的一句话就能搞定,我把它看做“殊途同归”。可是这一次从乡镇到市里,我不得不承认我比别人多走了一个圈,我费劲努力用了六年的时间,竟然才站在别人的起跑线上。
这六年的时间里,我的同学们有的研究生毕业了,有的博士毕业了,当初和我一块参加遴选的研究生因为学历缘故都能享有副主任科员工资待遇,而我,又从副镇长变成了一枚小科员,心理上的失落不可谓不大。虽然考试的时候都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也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至少会给我保留工资待遇吧,否则我这几年岂不是白干了。
直到在冯梦龙的《智囊》一书中看到这句话,“人不必待仕宦有职事才为功业,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即功业也。”,就好像黑夜中行走的人突然看到光明一样,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人不一定非得当领导了才算有成就,无论身处何种行业,只要踏踏实实,努力工作,无愧于心,就可以了。同样的,这个经历告诉我,权利和级别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效,学历和知识才会永久与自己捆绑,永远属于自己的。
况且与我来说,我连官都称不上,在中国公务员级别金字塔的最下面,倒数第一层和倒数第二层又有什么区别呢?好吧我承认,最让我纠结的不是级别下降的失落,而是中间相差的几百块钱工资。作为乡镇公务员出身,我真的很差钱!
仔细想想,表面上我仍然站在原点,但这六年的时间里,我为我的人生的画布上画下了一个圆圈。虽然现在我已经不能详细记得这个圆圈是怎么画成的了,但是这个圆圈却融入到我人生的画布上,描绘着有血有肉的人生。
就像这个圆圈永远属于我的一样。只有那些完全融入骨血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所以,
身体是自己的,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
学识是自己的,一定要坚持阅读的习惯,储备丰富的知识。
阅历是自己的,一定要体验不同的风景,增长自己的见识。
用了六年的时间,我才领悟到了书本上的道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