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相比传统的形式主义更具有隐匿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表面上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因数字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实际上是形式主义披上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外衣,根源还是官僚主义,实质上还是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上头搞形式主义,下面就会弄虚作假;上头是官僚主义,下面就会照搬照套。”信息化时代,数字平台、数字软件的安装使用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升为群众服务的便利化。但有些政务平台、政务公众账号为建而建,跟风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并将软件使用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有的部门为了本单位开发的政务软件得到推广应用,盲目向基层下达安装使用指标,并明确要求干部群众的下载量必须完成一定的指标,如果激活人数不够还将面临被问责的风险;还有些考核只注重打卡留“痕”,以“痕迹”论“政绩”,导致基层工作忙于“指尖”上运转,拍照、打卡、截图上报完成任务;有些部门之间管理职能交叉但还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打通使用,导致相同的数据需要重复填报,类似的情况令基层干部疲惫不堪。因此,让数字政务回归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初衷,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就迫切需要建立常态化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机制,筑牢思想堤坝、强化制度约束。
一是加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源头治理。形式主义问题出在下面,但是源头却在上面,上级官僚主义不除,形式主义就有机会以新的样态反弹复燃。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问责倒逼机制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责任,管住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源头。
二是建立健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机制。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梢,上级部门通过任务下派将政务软件的推广使用、数据填报、平台维护等工作层层转嫁给基层,再通过指标考核和问责机制督促基层干部完成相关数据工作,基层干部被绑在“手机”上,困在“平台”里。基层很多实质性工作不能简单用数据代替,更不能靠“群里吼”,需要基层干部实实在在走访入户、访贫问苦,深入实地面对面解决。基层干部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加大群众参与干部考核评价的权重,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主要指标,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调动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基层干部为民办事的热情,从“指尖”上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
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减负考核评价机制,变自上而下的单向考核评价为上下互动的双向评价。广大基层干部是基层减负工作的亲历者也是主要受益者,“指尖”负担重不重,减负效果实不实,基层干部心里最有数。评估基层减负效果,既要设计自上而下科学规范的监测评估体系,也要畅通基层干部表达诉求的渠道,让上级部门和领导听到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让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畅通群众参与监督机制。根治形式主义的成效如何,基层治理效果如何,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改善,群众最有发言权。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纳入群众监督范围,广开言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公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使形式主义无处遁形,彻底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