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科书有限知识的影响,一提起李鸿章,我们想到的就是卖国贼、软蛋;提起他一手创办的北洋舰队,想到的是其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想到《马关条约》,想到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事迹。但其实好好想想,李鸿章能做当时天下第一总督二十多年,肯定不是“软蛋”二字就可以概括的。
人是复杂的,对于历史人物,决不能简单盖棺定论。
这里有一首李鸿章年轻时的诗:“丈夫只手把吴钩,义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是何等的慷慨激昂,凭心而论,甲午之前李鸿章功勋卓著,但甲午之后,他成为人民公敌,谤满天下。
是非成败转头空,前后对比,令人唏嘘。
据当时的数据评估,北洋舰队的实力是全球前十,而日本的联合舰队却在十名之外。仅从这项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多年的苦心经营,也能知道,北洋舰队绝对不是不堪一击。但既然排名这么靠前,却为何惨败如斯?
根据这几天我看的资料书籍,今天我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海战要比陆战难,空战比海战更甚。这其实不难理解,陆战有各种地形,可以掩护可以进攻,海战只能在一览无余的大海上决战,再看空战,三维作战,难度可想而知。一场战争能否胜利,不是简单的数据评估就可以预测的。胜利的因素,既靠作战实力,同时也靠运气。什么是运气?大战刚开始,主帅就被打死了,这是运气差到了极点,比如蒙哥,比如努尔哈赤。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当时的日本海军,把北洋舰队看成劲敌,多年的惨淡经营,在甲午之前,联合舰队的实力其实已经超越了北洋舰队,当然,绝对优势也不是特别明显。北洋舰队被反超的原因有很多,有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有资金不到位问题,也有慈禧怕李鸿章做大因此故意掣肘。但我觉得,这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就像我们做事一样,有时候钱、技术、人力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眼界、见识。
北洋舰队中的定远和镇远堪称铁甲双雄,装备着365毫米的重装甲,重炮多,威力猛,声势骇人,这两艘铁甲舰是日本最为忌惮的。总体来看,北洋舰队重炮多,装甲厚,但射速慢,航速慢;日本联合舰队轻炮多,装甲薄,但射速快,航速快。
大体看上去,双方各有优缺点,北洋舰队抗击打能力强,但年龄偏大,拳重,但慢;联合舰队抗击打能力弱,但移动速度快,拳快。
是骡子是马,黄海见分晓。这里必须要体运气问题,因为北洋舰队最后失败,其运气也实在太差。一开始,最高指挥官丁汝昌就挂彩了,而且指挥系统被打坏,虽然他轻伤不下火线,但主帅瞬间变成了啦啦队长。海战火力决定一切,日本舰队炮多、射速快,再加上运气还好,在重击北洋舰队的同时,也躲过了很多致命打击。
北洋舰队因为无人指挥,阵法打乱,只能各自勉励作战,在旗舰定远腹背受敌时,致远出现了。提到黄海海战,必须提邓世昌,他就是致远舰的舰长。面对敌舰的疯狂进攻,邓世昌看出了吉野号是日舰主力,他决定擒贼先擒王,指挥致远开足马力,振臂高呼:“撞沉吉野!”视死如归!鱼死网破!最后致远在敌人的炮火围攻下沉没了,邓世昌有机会可以获救,但他拒绝了,誓与致远共存亡。光绪皇帝赐他为壮节公“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死了,但他的精神永在,军人就要像邓世昌那样保家卫国,视死如归。遇敌亮剑,就算死,也要壮烈如斯,震破敌胆。中国近代外患不断,就是邓世昌这样的人太少了。
黄海海战打到最后,定远、镇远奋起反击,日舰慌忙中选择了撤退,率先退出了战场。最后结果,北洋舰队败了,但不像日本渲染的那样惨败,而是日舰率先退出了战场。
历史自有真相,北洋舰队确实败了,但他们抗击外敌,无数将士浴血奋战,这样的壮节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近代积贫积弱,这段历史不是用来嘲笑和谩骂的,以史为鉴,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社会,都应居安思危,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