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我35岁了。
人一旦过了30,逢五逢十,会不由自主开始回忆,然后焦虑感就会涌上心头。
如果你想起自己好像又白过了几年,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而我,一个在一间公司做了十二年的基层员工,挂着一个主管的虚衔。身边人有的离职升了职,有的创了业,而自己则原地踏步,这种落差感更是难以言喻。
35岁,基层员工,这个不受待见的标签,如今真切的在自己身上发生。我,似乎是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2
我强烈想知道,那些35岁的基层员工,都在想什么,干什么,还有他或她准备干或能干些什么?
在搜索栏上输入“35岁 基层员工”,没有答案,只有惨淡的现实:“为什么说35岁基层老员工被清退不算是秘密”,“如果过了35岁还做基层员工,是不是就前途无望了?”“现在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35岁之后失业”。诸如此类。
出乎我意料之外,35岁的基层员工是不受待见,但想不到竟然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可能在年轻人眼中,35岁的基层员工,一定就是油腻中年男,一定就是无法得过且过的老油条,一定就是整天无所事事幼幼稚稚,的废人。
有那么一刻,焦虑感瞬间充满心头。扪心自问,我,35岁的基层员工,就是一废人了吗?
3
我反省了好一段时间。
有一天,我释然了。虽然远不是成功者,但我也绝不是一废人。油腻中年、老油条、混日子也不是我的标签。
我依然会为了一个值得深究的数据,而翻遍档案柜和电脑去查阅确认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依然会为了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主动加班加点独立完成。我依然会为了一个令人困扰的业务难题,想尽和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凡此种种,我没有躺在自己的资历本上坐吃山空,而是在这个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做好工作。
可能相比小年轻,35岁的中年人,确实少了一点创新,一点理想,一点激情。但多年的岗位磨练,让我将过往的不切实际和冲动沉淀成现在的沉稳和执着。
而有些工作,靠的不是年青的冲动和激情,而是平衡各方利益的老练和圆滑。
当然,我没有晋升到有职务的位置,客观来说,这是平台的限制。处于一间正处平稳发展期的公司,人员的变动一直就是波澜不惊,离职率在同行业也是相当的低。而管理岗位基本上是稳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人没有退,下面的人也就上不去。
很多自媒体鼓吹的那些几个月晋升至总监/总裁的励志故事,估计主角多是在快速发展的小公司担任销售等业务职位吧。而传统的中大型企业,再牛逼的人,你也得熬资历。
你能否晋升,有时与个人业绩或能力的关系并不那么大,更多的常态是“剩者为王”。
那为什么我没有跳槽?
我不是没有机会,但是我选择留下来,这是个人衡量各个方面的抉择结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做将军。
像我,可能更愿意在专业领域上走向纵深,而现在的公司,也容许员工往专业线发展,我为什么不留下来呢?另外,外面的企业并不见得比现在更好。
很多自媒体整天发布那些离开原企业然后突然变牛逼,各种今天对我爱理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故事”,更像是逻辑谬误中的幸存者偏差的典型案例。
就我身边的例子来说,从原企业跳出去的成功率,最多就是一半对一半。
有人成功,有人后悔,这才是职场跳槽的常态。
因此,很多人以职务来断定一个35岁的基层员工就是一废人,我觉得不对。同时,很多基层员工,留在现企业不跳槽去谋求职务,也只是每个人根据自己能力的选择结果,而废人,根本无法选择。
4
当然,再稳定的体制和公司,也总有一天会轰然倒下。我亲眼看过某大型企业的破产清算,被抛向就业市场的,并不仅是35岁的基层员工,也有40岁的中层管理者,还有50岁的高层管理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因此,即使你不是35岁的基层员工,也难免会有被裁的一天。
被裁,其实不是中年基层员工所独享。
作为一个35岁的基层员工,我并没有因此失去危机感,而是尽可能的在舒适圈边缘不断尝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不忘发展业务之外的职业技能,确保自己未来在就业市场上有着足够的竞争力。
5
现在,我依然在岗位上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创造价值。
我们,35岁的基层员工,并不是一群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