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看到一些所谓的“权威专家”对于一些书籍出版的不满,比如“现代出书的标准越来越低了,什么人都能出书。”还有,“出版社真是为了赚钱,吸引大众眼球,随随便便就让一些只会搏好感的人写文章,来出书。”或者摆出一副“很铁不成刚的“模样”:“现在的书啊,思想层次越来越浅薄了”。每每看到这些,我都想问一句“您是低估读者的智慧还是高估自己对于市场的把握。”
我其实不太同意一些权威人士对于“好书”“烂书”的定义。因为每本书都是书的作者在当下最大程度地对自己的优秀思想的集中展现,无论深浅,无论对错,无论全面还是偏机,思想成熟还是稚嫩。一个人读一本书觉得从中学不到知识,不代表另一个人也是这样,看书的角度不同,对书的要求不同,自然收获有所差异。
这样的比较就像一个成熟的大人在看小孩子的行为,然后来一句“小孩子可真幼稚,什么也不懂。”面对这样的人,我十分好奇,想向古人那样问一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大人是大人,小孩是小孩,各自有各自需要的虚心和谦卑,本来井水不烦河水,何必跨界来自寻烦恼。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炫耀优越感的表现。
而真正会学习的人,即使面对比自己的实力差很多的人,他也会学到很多东西。甚至,他还会虚心请教,因为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其实在根本上,他并没有被自己已成的思想系统固化和限制,因为当一个人选择形成一套自己的思想系统时,他就相当于给自己定制了一副脚链,即使这副脚链是私人的个性化定制,全世界独一无二。可是世界上哪有完美之说,故此体系必然存在绝对的局限性。
难能可贵的是,如果他因为观察到了自我的局限性而保留些许对外界的开放态度,保持对外在尤其是和自己不同思想的聆听和好奇,那他就是“即使带着脚链还能开心自在地舞蹈,将脚链当作自己的伴奏”的自由者。而所谓的局限性反而成为了他加工和美化人生的装饰。
我又想到求学时那句已经成为老梗的名言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照现在看来,鲁迅并没有对“书”进行修饰,而是用“颜如玉”和“黄金屋”来表明书的重要性。
对书的“好烂”的评判,还是要靠自己的大脑,那些权威人士的,可以借鉴,但不可以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