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写作没人看?
尝试过日更的小伙伴一定也遭遇过来自写作的“二重暴击”。
- 选题。换做是周更或者是偶尔写作的频率,选题或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日更的节奏,要选择写作的内容就成了一个难题;
- 阅读量。辛辛苦苦写成的文章,无人问津,就好比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的饭菜,每人动筷一样,令人失望不已。
两个难题,一个于人,一个于己,都不是太好解决。
有朋友觉得,写东西不为了获得别人的赞同,所以阅读量并不算是一个问题。
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社交写作还是有别于日记本上的内容,被分享出来,意味着还是有被关注的渴望。
如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辛苦写作的二重暴击问题呢?
有的放矢的写
在现如今的时代,几乎可以说除开工作与睡眠的时间之外,其余的都能算作是碎片化的时间。因此,能够占据碎片化时间的写作,才是客观上读者需要的内容。
短频快的需求成为了社交写作的定制化模板,它要求你的内容充满精彩的问题与更加精彩的解答,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与自我表达需求。
好奇心存在与人们的天性之中,有时候我们就是会对省略号所对应的内容兴趣盎然。所以引人注意的主题,或者普通事件里引人注意的视角就是我们的写作目标。
除此之外,人们容易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产生公平,继而满足其自我表达的诉求。这种诉求是比较隐晦却又真实存在的,简单讲,就像人们更容易认同自己脑袋里已有的观念一样。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写一堆大家都知道的话,而是使用更多贴近人们生活的意向,来传递我们我们要表达的核心。
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能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文章的内容,任何复杂一点的内容都是在挑战读者的注意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表达上精炼克制,让读者能够原因在你的文字里多呆一会儿。
与此同时,也需要“定时定量”的释放一些“甜点”。
所谓“甜点”其实就是文中的点睛之笔,或者说是金句。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来合理分配金句能够事半功倍。比如在手机阅读的场景里,一屏能够现实的文字内容是可以锁定的,因此每一屏里都要有一点能够让观众愿意留下的内容,是合理且高效的。
万事开头难,所以得有一个好标题
幸运的人如出一辙,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的逻辑放到起标题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样:好的标题如出一辙,不好的标题让人不知所措。
好的标题有这么几种特点(引用Spenser老师的举例):
- 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高房价摧毁了80后的一切》。
- 悬念式标题,比如《什么样的人不会出轨》。
- 争议式标题,比如《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
- 颠覆固有认知的标题,比如《关于如何管理你的上级的清单》。
如何能够写出这样的好标题呢?
- 需要培养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同一个引人注意的焦点事件,抑或是一篇好文章,找到人们能够共情的点。
- 通过学习和模仿。一如写文章本身,许多人写作都是从仿写开始的,只是仿的程度与角度不一。有些人专注于文字的感觉与表达上,而有些人则更加注重结构上的模仿。标题亦是如此。
- 观察反馈。社交写作需要有来有往,一篇好文章并不是自己主观定义的,而是通过阅读、评论、转发的数量来决定的。标题也可以参考在其中。
正文如下
单单有一个引力十足的标题自然是不够的,更有标题党的嫌疑。一个好的标题虽然使一篇写作成功了一半,但正文自来都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在。对于正文的节奏与与表述的把控,又是评价一篇文章好话的核心。
我们经常会把读文章和看视频放在一起比较,甚至将二者并置于一篇文章之中。这是因为二者的共同之处有很多,比如视频制作的源头通常是一段文字脚本,而视频中令人深刻的记忆点也不乏有一些金句。
同样,对于写作而言,也有许多要向视频组学习与借鉴的。
比如,以一个故事作为载体。讲好一个故事,不仅帮助作者平滑流畅的表达核心内容,同时也更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故事的起承转合、丝丝入扣的结构本就给读者提供了不怎么需要动脑筋就能很好接受的阅读体验,同时每一个从小听故事长大的我们,对于故事的形式更加乐于接受。
传统的行文讲究鸡头、猪肚、豹尾。像鸡头一样(也有说凤头)意气风发,但又不冗杂,像猪肚一样饱满而又充实,像豹尾一样简捷有力。
行文的结构上又有起承转合之分,这里对应上面的三段而言,鸡头=起,猪肚=承+转,豹尾=合。简言之,一头一尾要漂亮、短小、有力。重头戏的中间部分,除了充实的内容,需要搭配平滑的过度以及出人意料的转折,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特别想要说的一点是关于表达技巧上的几点:
- 语法简化。GRE的题目做多了,或许你其手写句子都开始写长难句了。但平心而论,作为一个读者,谁有心思去通过揣摩句子结构才能意会的内容呢?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吗:任何复杂一点的内容都是在挑战读者的注意力。好的建议是:不要这么做。
- 营造画面感。这里可以借鉴一下视频内容或者漫画脚本的表达。视频天然通过画面表达内容,直观且强烈,但真正刺激到你的画面,每一场又有不同,但抓人的场面无非是动作、节奏与细节。如果通过文字进行还原,可以多用动词与名词搭配进行表述,抢过满篇的形容词。抑或是漫画脚本一样,在你的脑海中先描绘出一个具体的想要表达的场景,然后用文字像描述一幅画一样的将内容讲给读者听。
- 用具体代替抽象。简化读者的理解成本,还是那句话,越容易被读者理解的有趣内容,更容易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无论是大众所熟知的意向,或是刚刚好的比喻,都是我们手中上佳的工具。
写作需要练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熟能生巧。
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