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品起步阶段,通过强化痛点来驱动用户增长。
找用户痛点这么难,一不小心就会踩坑,怎么办呢?经验不足的产品经理,往往一上来就规划一个大而全、包含各种功能的产品,心里想,我反正广撒网,总能逮到一个痛点吧。这样做其实是很要命的,功能太多之后,你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验证和优化。
实际上,要验证用户痛点,必须从最简单的产品形态入手,业内称之为MVP。这可不是指最有价值球员,而是指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也就是说,要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开发出一个最简化并且切实可用的产品,通过快速迭代来验证用户痛点。
比如,微信的最小可行性产品就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它的1.0版本今天看起来非常简陋,只有四个基本功能:发送文字、发送图片、导入通讯录、设置头像和微信名。再比如,得到公司的最小可行性产品,就是罗振宇在2012年12月21日,也就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那一天,在优酷推出了第一期15分钟的《罗辑思维》节目。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最小可行性产品并不一定是一个App或者网站,它可以是一段视频、一个公众号,甚至是一个微信群。假设,你想做一款针对初级产品经理的在线收费培训产品,那么,你是不是非得先去开发一个App,然后招募一堆老师,录制一系列课程,然后才能上线验证用户需求呢?完全用不着。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拉一个初级产品经理的微信群,然后做一个培训课件PPT或者录一段视频课程,共享到群里,你马上就会得到用户的真实反馈,从而初步验证这个需求到底存不存在。
如果你验证完痛点,发现的确可行,那么接下来,就要聚焦于这个核心业务,做深做透,而不要急于把战线拉长。以滴滴出行为例。你肯定还记得,滴滴的第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是在线打出租车,这是2012年9月推出的。而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滴滴专车业务,是在两年之后,也就是2014年8月才推出的。
为什么前后两个业务相差了两年之久呢?原因之一是产品形态还不成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培养用户习惯、强化痛点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当时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使用网约车的习惯,如果贸然推出专车业务,很难实现快速增长。而通过2014年滴滴和快的的补贴烧钱大战,用户在线叫车的习惯已经被培养起来了,这时候再顺势推出比出租车更方便、服务更好的专车,就水到渠成了。
说完成功的案例,再来说一个失败的案例,就是黄永鹏亲手负责过的百度外卖。百度外卖是百度这几年来,少有的发展得很好的产品,曾经在针对白领的外卖市场做到份额第一,估值一百多亿元,与美团外卖、饿了吗并列为外卖三巨头。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明星产品,最后却失败了,被饿了吗收购。
那么,百度外卖到底败在哪里呢?黄永鹏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百度外卖在还没有把核心业务做深做透的情况下,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产业布局。我们来复盘一下当时的情况。2015年是决定百度外卖胜败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外卖三巨头各自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先是百度外卖融到了2.5亿美元,紧接着饿了吗融到6.3亿美元,然后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融到了33亿美元。备足了子弹后的三巨头开始了最后的拼杀。
饿了么和美团的战略选择是,将业务聚焦在外卖业务,通过大量补贴来抢地盘、抢商铺,等于是在外卖领域重演了一次滴滴、快的大战。而百度外卖的选择却很奇怪,它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本去做餐饮领域的其他布局,比如自建中央厨房、自建餐饮品牌、上线生鲜电商等等。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坐失外卖基本盘,等它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百度外卖错在哪里呢?自建品牌、生鲜电商不是不能做,但这些业务,应该是在核心的外卖业务获得显著竞争优势之后,以高频、刚需的超大流量来拉动,就像滴滴以网约出租车的流量来拉动专车业务一样。试想,如果滴滴在网约出租车的补贴大战中落败了,它的专车业务还能做起来吗?道理是一样的。
好,这部分我们讲了,产品起步阶段,要先通过最小可行性产品来验证痛点,然后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不断强化痛点来驱动用户增长。
三、产品成熟阶段,通过产品矩阵来驱动用户增长
当产品有了足够坚实的核心业务,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增加不同的业务线和产品组合,通过产品矩阵来驱动用户增长。产品矩阵的要点,是让不同的业务和产品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角色,相互协同、相互导流。
比如,雷军把小米的产品矩阵叫做“铁人三项”,这是指小米的业务有三大块,分别是:以小米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以小米商场、小米之家为代表的新零售,以及以MIUI和小米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在这“铁人三项”中,小米手机流量极高但利润率极低,它就是用来引流的;新零售,是用来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而以MIUI和小米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才是小米真正赚钱的业务。
一般来说,好的产品矩阵要具备三类产品:流量产品、利润产品和形象产品。顾名思义,这三类产品是分别用来创造流量、获得利润和提升形象的。而且,并不是一定要像小米这样的巨头才玩儿得转产品矩阵,很小的业态也是可以做的。在这本书里,黄永鹏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案例。
黄永鹏说,他家楼下有个卖馅饼的小伙儿,只做两种素馅饼,酸白菜的和韭菜鸡蛋的,1.5元一个,都非常好吃。黄永鹏经常在他家买馅饼,一来二去就和小伙儿混熟了。有一天黄永鹏问小伙儿,生意怎么样,小伙回答说,销量还行,但因为价格比较低,赚不了什么钱,要是提价又怕没人买。
于是,黄永鹏给他支了一招:第一,在现有酸白菜和韭菜鸡蛋的基础上,再增加两种口味的素馅饼,比如白菜豆腐和西葫芦鸡蛋,价格还是1.5元一个。卖一段时间看看哪种好卖,然后把不好卖的淘汰掉。第二,增加两种肉馅饼,猪肉馅的,2.5元一个,牛肉馅的,3元一个。第三,推出一款小龙虾馅饼,定价5~6元,每天只做20个。同时,在摊位旁边放上一盆子鲜活的小龙虾,立个牌子写上“最鲜活的小龙虾馅饼,每天限卖20份”。
这是在干什么呢?其实,这就是黄永鹏给馅饼摊设计的产品矩阵。素馅饼,就是流量产品,增加品类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真正的爆款,然后只做爆款引流。肉馅饼,是利润产品,让小伙儿在不流失低端客户的同时增加利润率。至于小龙虾馅饼,就是典型的形象产品,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品质感和稀缺感,让顾客觉得这里的馅饼食材新鲜、讲究,让人放心。
黄永鹏说,半个月之后,卖馅饼的小伙非常兴奋地告诉他,这半个月挣到的钱比过去一个月都多,来买馅饼的人也明显增多了。这可以算是用产品矩阵拉动用户增长的典型案例。
在这个案例里,产品矩阵里的所有产品是围绕同一个痛点来展开的,这也是很多企业做产品矩阵的通用做法。不过,还有一类企业,它们在做核心业务的时候,发现了用户的衍生痛点,于是沿着这个衍生痛点布局新的业务。
讲一个传统产业里的典型案例,就是日本雅马哈公司。日本雅马哈公司是一家同时生产乐器、家具、汽车、电器、机器人等多元产品的企业集团。看着它这些相互不搭界的业务领域,你可能觉得莫名其妙,但如果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雅马哈一开始的业务是修理钢琴,修着修着发现很多钢琴质量不好,所以开始自己造钢琴。钢琴是木质的,雅马哈在学会造钢琴以后就顺便制造木质家具,然后开始造木质的飞机螺旋桨,并由此进入了飞机引擎生产领域,然后又接着开始自己造汽车,然后是造机器人。你看,它的每一个新业务领域,都是在做旧业务的时候,因为发现了新痛点而自然生长出来的,吴伯凡老师把这种增长方式叫做“藤蔓式增长”。
在中国互联网界,字节跳动的产品线就是典型的“藤蔓式增长”。今日头条是字节跳动起家的产品,创立于2012年,到2016年时日活用户数为6600万,月活用户数为1.4亿,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就在这一年,张一鸣敏锐地发现,用户在今日头条上看视频的总时间已经超过了看图文,这意味着图文资讯类产品即将触顶,而短视频正在崛起。
在发现了这个新的痛点和需求之后,张一鸣提出了“all in”战略,集中公司资源全力攻打这个痛点,在不到半年时间内推出了三款短视频产品,分别是头条视频、火山直播和抖音。其中头条视频和火山直播本来是放在今日头条平台上的,张一鸣把它们拿出来独立运营,头条视频改名为西瓜视频,火山直播改名为火山小视频,它们和抖音一起组成了字节跳动的视频产品矩阵。
其中最后这一步很关键。如果西瓜视频和火山小视频没有拿出来独立运营,就不一定能走很远,这样一来字节跳动的视频矩阵就会薄弱很多。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迅雷,当年他们通过下载业务,发现了用户的衍生痛点,就是对影视剧内容的需求,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叫“迅雷看看”的视频平台,以影视剧为主。可惜的是,这个平台最终没有做起来。
迅雷创始人程浩说,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迅雷看看拿出来独立运营,而是放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之下。迅雷本质上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核心业务是通过技术手段让用户下载更快。而迅雷看看本质上是一个内容驱动的产品,属于娱乐业范畴,玩儿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种不同基因的产品在公司不能兼容,迅雷看看也就坐失了成为爱奇艺或优酷的机会。
好,这部分我们讲了,产品成熟阶段,可以通过产品矩阵来驱动用户增长。好的产品矩阵要包括流量产品、利润产品和形象产品;还可以通过发现用户的衍生痛点,来实现“藤蔓式增长”。
四、总结
好了,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简单回顾一下。
用户增长的基础,是精准界定用户痛点。界定痛点有三个维度,分别是用户、场景、问题。用户不同,场景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案也不一样。产品起步阶段,要先通过最小可行性产品来验证痛点,然后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不断强化痛点来驱动用户增长。到了产品成熟阶段,可以通过产品矩阵来驱动用户增长。好的产品矩阵要包括流量产品、利润产品和形象产品;还可以通过发现用户的衍生痛点,来实现“藤蔓式增长”。
PS:本文章是对黄永鹏《用户增长方法论》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