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强调的核心理念,极致的实用主义、应用为王。读书可以不对书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
以前我读书,总觉得是一个高大上的事情,事中事后都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做笔记、然后写脑图,写总结什么的。然后,这本书却告诉我,忽略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以终为始,关注你读书的目的。
是啊,以前我们把读书的目的搞混淆了。显然将读书当作一个重要的、知识性的、仪式化的“工作”。其实在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按照赵周老师的方式,拆书法其实非常简单:
R—读书
使用速读法进行阅读。其过程类似于检视阅读。
I—理解(Interpretation)
这个过程可以是由拆书老师完成,也可以是自行完成,随着水平的提高,读者将会完成从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的进步。从我现在的理解,拆书老师的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从一本书中挑出一些值得拆的片段、场景,思考有哪些值得去发散思考和应用的地方。
如果是一个人,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在这里需要强调,是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原样照搬。
A—应用(Appropriation)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刚刚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与之相比,《这样》其实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极致应用版本,舍弃了撰写大纲、找出主旨、共识、论述以及进行评论的仪式性的过程。(因为这种仪式性的过程,本身就不是以读者为出发点而是以读书为出发点的)强调了应用、再应用。否则,读书尤其是实用性书籍将毫无意义。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是否理解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一是能否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旨,二是能否引申出虚拟的或者实际的经验。在《这样》这本书中,就是利用这两个基本原则,围绕着“是否对我有利“来进行衡量的。
拆书帮帮主给出了八个基本步骤和四项注意,看到这一页其实基本可以甩开这本书实干了。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碰到新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看书,不断深入拆书、不断思考解决办法。这才是书的正确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