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大师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真的就像是面对面听季老谈话。既敬仰季老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又敬佩季老娓娓道来的说理方法和人格魅力,能感受到季老对社会发展中种种问题的焦虑,更体会到季老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论和“东西文化互补论”观点的良苦用心。
季老对文化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文化就是包括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有益于人类的东西。文化是多元的,每一个民族都创造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为人类文化的共同发展作出过贡献。关于文化的生命力,他非常赞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观点,每种文化都有一个诞生、成长、兴盛、衰微、消逝的过程
谁也不能否认,现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强于东方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产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影响快速遍及全世界。无论是有准备主动作为的国家,还是被迫接受的地区,都受到了它的影响。物质文明空前提高,社会进步速度也超越了有人类以来的任何时代。我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应该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拿来主义”,从物的方面、物和心的方面,心的方面三个维度,把对我们有益的都拿过来。而且不是马马虎虎、囫囵吞枣地“拿”,要有针对性地拿,拿对我们真正有用,能让我们和谐发展的那部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文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诸如生态平衡的破坏、酸雨横行、淡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污染、动植物种群灭绝、新疾病产生等等,有些已经到了威胁人类发展甚至生存的程度。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再想着依靠西方文化那套,发展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经济了,而是要从最初发展那一刻起,脑筋里必须先有一根弦,先有一个必不可缺的指导思想,而这个指导思想只能是东方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季老设想的一开始已经是过去时了,我们已经并正在同时体会着发展带给我们的好处和威胁。怎么办,回到季老的呼吁上来,就从现在开始,按季老提出的“东西文化互补论”来办。凡事要讲科学,用东西文化综合来考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东西文化互补”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拿来”,甚至出现了,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比对我们自己还清楚的情况。另一方面,西方人却对我们的优势视而不见,甚至还有西方人认为我们现在还在吃鸦片、裹小脚,梳辫子。这是我们没有尽好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没有在双方交流中采取“送去主义”,把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输送到西方去。做好“送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汉语输送过去,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保留在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中。要想让外国人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必须首先抓汉语,它也是为了加强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交流。
这是我读季老《谈东西方文化》的一点感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