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小常识--跪拜篇
大臣见到皇帝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要下跪,在规矩大的家庭里,晚辈见到长辈也是要行跪礼的。
但原来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而是一种普通的坐姿,没有等级区别和人格卑微色彩。
前面说过,刚开始的时候,古人是没有桌椅板凳的,家家户户都是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生活、坐卧。
了不起的贵族为了区别穷人,顶多也就在下面加个榻。那时的坐姿就是跪姿,与现在日韩人的跪坐很像。
那个时代,为表敬意,只需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即可。如果双手触地,则为拜姿。
即使与君主对坐面谈,也都是这种跪坐姿态,表求礼敬和尊重时才行跪拜或互拜。
这种习惯一直到汉朝仍然保持。
来到五代和宋朝,高型坐具椅子普及,中国人才不再席地而坐。
这时跪拜才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
然而即使是大臣对君主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其庄重的仪式典礼上。
平日是无需跪拜的,只需立身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即可。
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是在元朝才推行开的。
因为元朝视君臣关系为主仆关系,还将国民分为三六九等。
明朝更是沿续了这种主奴思想,朱元璋甚至要求下级向上司禀事也要下跪。
到了清朝,又是外来民族统治中原,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且要磕得响。
不仅要求本国臣民下跪,外国使臣也要跪。
这怕不是清朝后来被外国入侵的真实原因吧?!如果是,清朝的皇帝们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跪拜礼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尊卑关系的变迁史,是中国人受压迫的外在表现。
元朝对跪拜的质的改变,注定了这个王朝不会久存。
自尊是每个人心里的底线,百姓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而忍无可忍时,就会爆发更大的反抗。
明朝统治者受到这种变形的压迫后,即使反抗成功,终究还是心里也发生了变化。
以暴制暴,最终自己也成了那个暴力分子,成为下一个反抗者的攻击对象。
如此往复循环,最终引来了对整个暴力制度的灭亡。
辛亥革命后,国人下跪的礼节都废除了,除了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
然而东西方在经济上的不平等,仍让大多数的国人没有真正地站起来。
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资本,除了要有保护自己的军事力量,有强健有力的国民经济,有先进有生命力的思想文化,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站立。
只有每一个人都有站立的能力,民族才不会再次辱跪于他人胯下。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里学到的小知识